你也曾被环境“吞噬”过吗?
我今年26岁,是一名创业公司的行政人员,每个月拿着微薄的薪水,没有福利的保障,却生活在高消费的城市里。
我每天面对着重复的生活,每天接触的人都是有限的,所看到的眼界也是有限的,失去了很多本该在这个年纪该有的斗志,此时的我更像是温水煮青蛙里的那只可怜的青蛙,在舒服的时候却不知自己已经深陷泥潭,如果再不及时抽身,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死”,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作为现在社会的年轻人,我想有许多跟我有同样感受的人,想要去改变,可是却找不到方法。那么接下来我就给你们讲一讲我的故事。
在这里,我要揭一揭自己的伤疤,小时候生病,激素药吃了很多,导致自己在青春期就开始胖了起来,当时的我对于美还没有深刻的认识,认为胖一些无所谓的,就是在这样心态的发展之下我变得越来越胖,我发现身边的朋友同学都开始慢慢远离我了,他们开始明目张胆的开始说我胖,说我丑,现在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小学体育老师对我的无视与言语的刺激,让当时的我接受不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变得越来越封闭了,害怕见人,害怕与人交谈,害怕被批评,我知道我自卑了,可是我为了不让别人发现我自卑,我变得对每个人都很好,别人的要求不管自己做不做得到都会选择答应,哪怕自己损失些什么东西都无所谓的,只要能帮到别人就可以了,自己这样的做法就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他们最后都说我人很好、很善良。其实,我的内心里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赞美,我知道这些都是自己委曲求全换来的,哪有什么真正的情谊,只不过是利用罢了。可是当时的我还小,不知道该如何去倾诉,也不知道该找谁去倾诉,父母都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深,不会和自己的子女深入去聊这些问题的,不太会去在乎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只会问穿的暖不暖,吃的饱不饱这些生理层面的问题。所以,我最后变成了不懂得拒绝别人、内向、不善表达的讨好型人格。
另外一点,我拥有一个间断性的阅读的习惯,我经常会去浏览关于读书的信息,看看大V都推荐了哪些书籍是自己感兴趣且对自己有意义的。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当时的我不是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我只是喜欢把书买回来束之高阁,这样就会给自己一种读过很多书的感觉,同时也会积极地去和别人炫耀自己有某某书,但实际上是自己是什么时候心情好或者看见别人正在读哪本书时才会选择去读书,只能怪自己盲目跟风、看到喜欢的书名或者封面就买,完全没有考虑清楚自己买书和读书的真正的意义所在,这就是我间断性阅读出现的原因,我希望你们不要学我,不要受到环境的影响,要经常问自己: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值得庆幸的是,在高中时我拥有了手机,有了互联网,在互联网的海洋里我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那块“浮萍”,我看到了许多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可是我看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闪着光,这道光就是—自信。他们总是用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并不会把自己糟糕的经历当成“障碍物”而让自己停滞不前。就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尝试着让自己去改变,我开始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鼓励自己把学会的知识去教别人,在这样的努力下,我变得有些自信了,与别人交流的机会也变多了,当时的我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小时候形成的性格想要改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不改变永远没有进步的机会。只要你真正想要改变,就没有任何东西会束缚住你。
面对自己现处的环境,我不会再让它“吞噬”我,我会选择绝地反击,一点一点去攻破,我始终相信:自信地去做事会帮助你成为你人生中那道最美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