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槛效应》||不要让那道门槛阻碍了你的脚步
本文参与小慢可第二期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一级向上登,所以被人称为“ 登门槛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意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愿意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接受较大要求的可能性会提高很多,这就是“ 登门槛效应”对人的影响。
登门槛效应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
远大目标难以企及时,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个个去实现。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家里三间房子,三道门,每道门都有门槛。
小孩子个子矮,腿短,经常被门槛绊倒,渐渐长大,知道要高抬腿,超过门槛的高度,再向前迈,才能跨过去。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像一道道门槛挡在眼前。
高门槛容易让人望而生畏,跨过去有些吃力,如果我们把它设定为一个大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目标,小目标一一实现了,大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
我想起了2004年考职称的经历。
我刚上班的时候,不知道学习,每天下班或周六、周日休息的时候,不是跟别人学习打毛衣、唠嗑,就是出去玩,荒废了好几年的时光。
2001年,看到有的同事考职称,我也想试一试,可是我的实际工作和专业不对应。
我学的专业适合晋级工程类的职称,我做账务工作,只能考经济类职称,但我一窍不通,怎么办呢?
我想别人都能考过去,自己也要考过去。
我了解到考经济师要求大专毕业,考取英语C级证书,计算机B级证书,和两门专业课到分数线。
我给自己定了个若干小目标,一个一个完成后才实现了大目标。
我是中专毕业,文凭低,不让报经济师。
我赶忙参加了成人考试,函授了两年半的大专,拿下了大专文凭。函授的大专文凭当然没法跟全日制的比,但是国家承认学历。
拿下大专文凭后,有了报名条件,下一步要拿到英语C级证书。
在上中专的时候,我学的是专业英语,英语单词掌握的不多。
我报名参加了职称英语培训,老师说,从书里能出30分题,我心想,这30分我一定要拿到手。
老师讲的很好,由于我的基础差,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有些印象。
我利用业余时间不停的看书,加深印象,单词记不住,我就每天记10个单词,写在二张小纸条上,一张放到包里,坐车或工作间歇就背一背,一张在贴到家里的墙上,没事的时候,就看一看。
10个单词记得差不多了,我再写10个,这次记住了,再复习上一次的。
考试的时候还好,有惊无险地顺利通过。
下一个小目标是计算机B级证书,那时计算机还没有完全普及,我没经过专业培训,很多操作都不规范。
因为要上机考试,和平时用的计算机界面不太一样,为了稳妥,我还是报名参加了培训班,上课记笔记,回家复习。
现在看,那些计算机知识太小儿科了,但在当时真是不懂,考试的时候,也顺利通过。
剩下的就是两门专业课了,那时,专业课允许考三年,过了三年英语和计算机证书作废,就要重新再考。
我心想,可得一次性通过,否则,英语和计算机就白考了。
我提前向同事借了专业书,虽然每年教材都会改动,但变动不是很大。
专业书很枯燥,是关于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等8个专业方面的知识,这些我都没学过,各方面的知识也不懂。
我就认真反复地看书,对书上的重点内容,按不同专业先抄录下来,加深印象。
看完书,做课后练习题,不会做的题标注一下,待以后解决。
后来我报名了当地的人才中心组织的培训班,跟着老师的学习节奏,再结合自己之前看书存在的一些问题,收获很大。
参加专业课考试的时候,84分就可以过线,我每科都打了100多分。
同事们说我,考那么多分也没用,打那么多分干嘛,虽说是玩笑话,但是也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肯定。
几个同事考专业课的时候,也要考两、三年考过,还好,我一次性就考过了。
这是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门槛,跨过门槛,回头看,也不多难的事情。
稻盛和夫说:“心不唤物,物不回。”
心里渴望做一件事,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跨过门槛,需要二个条件,一是,先要迈过心里这道门槛,这就要求理想信念要坚定,要有跨过门槛的决心和信心,而不是看到门槛就退缩。
二是要有方法,大目标要一步一步分解成小目标来实现,这样才能跨过门槛。
每跨过一次门槛,就增强了一份战胜困难的信心,会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喜悦。
门槛高不可怕,只要心里有迈过去的决心,并不断击败一个又一个困难,即使再高的门槛也能跨过去,不要让那道门槛阻碍了你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