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解放初期的新店子私塾

2023-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简映竹

解放初期的新店子私塾

解放前,九龙峡谷兵荒马乱,土匪横行,童蒙教育早已中断。

解放后,村民安居乐业。虽然大多贫困,但培养继承人也不容忽视,可不能让下一辈当睁眼瞎。

于是村里的徐安才(号海云居士)和他的三位好友李占庭、李清扬、李瀚民商议,请个先生来给自家儿子们开蒙,教学地点就在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新店子,教室就在吊脚楼。

刚好每家都有两位适龄公子,四家人合伙请来当时离学校十里远的邱师承先生(家住龙台酥麻土)。邱先生很少回家,吃住都在这四户人家,每家以一个月为期轮流供养。

徐安才家离校差不多三里地的青龙屋基。

李占庭家住新厂,离新店子三四百米。

李清扬家住下石桥,离新店子约两公里。

李瀚民家在新店子,他家底厚,儿子多,是个强悍的领头人。

九龙大道(也有人叫它太平大道,因为走完綦江这一段,江津境内第一站是太平埂)是綦江至江津白沙镇的中大道之一,旧政府在新店子设立官方驿站,很早就有人家在此开店做生意。

曾有大小客栈四五家,有专卖白沙白酒的小酒馆,有食品单一的小饭店、茶水店,还有粮油副食品铺子、本地特产山货工艺品的几间杂货铺,还有两家火纸作坊,形成一条三四十丈长的小街道,是当时这一带很有名气的“幺店子”。

(解放后,大的那几座木板房都一直用作学校,笔者1976--1979在新店子老房子上过学,一到三年级。那时还有好几户人家住在那里,有大队的大会堂、赤脚医生医疗室等。曾经的大食堂也在新店子。后来,村里修了新学校,在旧学校上方50米,就废弃了旧址。直到九十年代修公路,把所有木板房彻底推平不见了。)

两年后,邱师承先生另谋高就,换来许崇逊先生,依然用的是旧课本,讲的是旧私塾的内容。

除了徐家李家他们主家的八个孩子,另有十几个“赶学”的学生。多的时候一共二十来人,不过一直不稳定,因为有的孩子只念几个月书,能认能写常用字,读完一本《千字文》,还能打个算盘就完事儿了。

“赶学”的学生所交的学费,或者供奉的粮食,算是先生的额外收入,主家是不会干涉的。

现在硕果仅存的当年学生,年龄最小的都已年近八旬了。

李凡彦(李占庭次子)79岁

现居龙台村9社新厂老家

李凡怀(李清扬次子)79岁

现居郭扶镇沱湾街33号

李元强(李瀚民长子)80岁

现居桥河工业园区公租房

他们说,读书时只有几岁,不太记得当年念了些什么,隐约记得好几本必读启蒙书如《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等等,也不知是六七本还是十来本,总之就是一句话:记不得了。

大约在1952至1953年,村里实行土地改革,办起了新式学校,地址仍然在新店子吊脚楼。新式学校换了全新的课本,四家联办的私塾宣告结束。

私塾结束,他们又进入新学堂。有的读了初小四年,有的读了高小六年。

私塾出来的那些学员,几乎都成为当时的村社干部,无一例外。他们对村里的生产建设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甚至有位曾经“赶学”的李姓人还当过郭扶区的区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