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地标|湖南:常德茶油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发现地标|湖南:常德茶油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8年7月19日,省、市质监局专家和领导一行来到市林业局,现场指导常德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
目前,我市共有油茶种植面积177万亩,主要集中在桃源、鼎城、汉寿、临澧4个区县,桃源、鼎城、汉寿已被国家列为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区县,桃源、临澧、汉寿县今年被列入全省20个油茶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县。2017年,我市产油茶鲜果18万吨,茶籽5.3万吨,茶油1.4万吨,产值达32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已将油茶产业列入全市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三年行动范畴,并出台了《常德市油茶发展专项资金奖补实施方案》,2017、2018连续两年,市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支持油茶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

尽管油茶产业来势好,但也存在着标准不一、品牌杂而不响等问题。全市有油茶加工企业25家,油茶籽初级压榨加工厂7家,6个品牌,还有其他生产厂家生产的三无产品和贴标产品,品牌申报、质量监管迫在眉睫。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市林业局引导组建了常德市茶油产业协会,加强了行业指导与规范管理;支持油茶协会大力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常德茶油”与“常德油茶”两大具有主导影响力的公共品牌。
市林业局和市油茶产业协会组建了4个工作小组,3次召开各区县(市)林业局长或分管局长会议,专题部署和安排申报“常德油茶”和“常德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先后13次与8家油茶生产企业和种植大户及鼎城区油茶办和市林科所联系沟通商讨申报工作,目前已完成《常德油茶栽培技术规程》初稿,所有申报文字材料已形成初稿,所有申报影像资料已形成初步方案。

座谈会上,省质监局专家对常德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全力以赴支持申报工作,同时就具体申报准备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概念链接: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标志(或名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TRIPS协议)第22条第1款将其定义为:“其标志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地域内,或来源于该地域中的地区或某地方,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有关”。我国2001年修订后的《商标法》也增设了地理标志方面的规定,其第16条第2款规定:“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从TRIPS协议和我国《商标法》可以看出关于地理标志的定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地理标志是表明某一种商品来源于一成员方地域内,或此地理内的一地区并且该产品的特定品质、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相关联的标志。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本文作者:王浩为高级工商管理师、跨界创客、资深策划人、欣润百草莱阳慈梨膏联合创始人、中国地理标志文化产业的发起人与倡导者、“走遍中国发现地标”中国地理标志产业文化推广活动发起人、万慧智库研究院地理标志委员会副主任、致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