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代文化书后感

故事背后的故事———《霍小玉传》

2016-06-22  本文已影响895人  耳肆

在讲这个令人神伤的故事之前,先放上一首诗;

《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诗意很美,用我个人的理解来说就是,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等待与情人约会时被放了鸽子的那种恨得浑身痒痒而又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

这是题外话,今天要讲的故事,男主角就是上面的那位诗人——李益。

李益,唐时出了名的风流诗人,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是

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

然后再说说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她叫霍小玉,一生与李益爱恨纠缠。至于她是不是上面诗中那个让诗人死去活来的女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霍小玉,可怜人。霍小玉出身于贵族世家,父亲是唐玄宗时代的武将霍王爷,母亲郑氏原是王府中的歌舞姬,后被王爷宠幸收为妾室。

正当郑氏身怀六甲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霍小玉和她母亲的一生。

霍王爷沙场战死,王府亦是树倒狐狲散,郑氏带着尚在襁褓的霍小玉流落民间,开始了贫民生活。

时光飞逝,霍小玉已经16岁,虽然流落在外,但禀受母亲的资质,也是长得容貌秀艳,明丽可人;加上母亲的悉心教诲,她不但能歌善舞,而且精通诗文。

最容易让人低头的就是生活,郑氏在霍王府落难时带出的珠宝首饰,此时已然消耗殆尽。为了维持生计,霍小玉不得不重操母亲旧业,做歌舞妓。

可能是出身大户的气节,霍小玉向来是卖艺不卖身。在彼时,如霍小玉一般的人在娼门中被称为“清倌人”,但她们其实只是一群意志坚定的可怜人。

正值豆蔻年华的霍小玉,才貌俱佳,吸引了一大批清雅风流之客,成为了红极一时的歌妓。

在此时的京城长安,出了一个极具文才的诗人。他不但文采好,还在当年的科举中高中状元,正是风头正劲,一时无几。他就是李益。

李益祖籍陇西,他在幼时就遍游当地的汉唐古战场,后又写下许多感怀战争的诗篇。

霍小玉也是饱受战乱离丧之苦的人,对李益的诗分外感动。

李益在他状元及第等待委派官职的时候,经街坊的穿针引线认识了霍小玉。

两人初见便情投意合,惺惺相惜。霍母也很欣赏李益,心想二人若能成全,霍小玉也终身有靠。

在郑氏的授意下,他俩当即以红烛为媒,以美酒为约,起下了“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盟誓。

没几日,李益就住进霍小玉家中,每日里二人同吃同住,同出同入,和夫妻一般无几。

大家应当知道,在古时女性把自己的贞节看得有多重。她如此对待李益,也说明她早就认定李益是她托付终生的人。

一年后,李益接到诏命,往郑县任主簿。

他打算先回洛阳探亲,然后再到郑县上任。等一切安定后,再接霍小玉到郑县完婚。

李益临行之时,霍小玉忧心忡忡。此时的李益即将官高位显,而自己只是个卑微的歌妓。

她对李益说: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然后妙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

霍小玉的意思是说,李益还要八年才满三十岁,她只要能得到这八年时光,她就完全满足了。到时之后她愿削发为尼,不再纠缠于他。

好一个痴情的女子。

而李益也既感动又惭愧,他再三盟誓:“明春三月,迎取佳人,郑县团聚,永不分离。”二人而别。

李益却不知他还未到家之时,家里就已为他订下一门亲事,婚期都已定好。

李益归家之后得知,心急如焚,告知父母霍小玉之事。奈何父母执意不肯让他娶一风月女子。况且女方卢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聘礼已下,岂容你说退就退。李益在多重压力下,无奈与卢氏成婚。

李益因为自己背弃盟约,无颜再见霍小玉。

霍小玉自从李益离去后,日日思念。屡次打听他的音信,但却见李益的回信虚词诡说,天天不同。

霍小玉憔悴瘦损,独卧空闺,忧郁成疾。

虽然她已然察觉到李益可能已经变心了,但霍小玉却更加思念盼望。逢人便打听李益的消息。

霍小玉还在眼巴巴地盼望。

半年过去了,不见李郎。

一年过去了,仍是杳无音信。

霍小玉知道担心终成事实,悲恨交加,卧床不起。

李益负心之事渐渐传开,全长安都知道了,许多人为霍小玉愤愤不平。

没多久,李益进京办事。一个无可事事的好心人硬是把李益架到了霍小玉家门口。

当看到因绝望而面黄肌瘦、神情恍惚的霍小玉,李益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霍小玉挣扎着站起来,面对负心之人她心里面有万般苦楚,可是话到嘴边,却一句也说不出。

她挣扎着拿起一杯酒泼在地上,表示与李益已是“覆水难收”,即时长叹一声,倒地而亡。

李益抚尸大哭,悔之晚矣。

多年以后,李益官至礼部尚书,飞黄腾达,而他对霍小玉的愧疚之情却折磨了他一辈子。

—————————————————华丽分割线———————————————————————————

这个故事后来被一个叫蒋防的人写成了一部传奇小说,名字在标题提过,就叫《霍小玉传》。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找来读 读。

我们今天所能听到的这个故事,其内容无论巨细都无法超出这部小说所述。

我在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感慨万分。他要了她一命,她毁了他一生。

我看完后心里有一个疑问,李益他行为上是负心了,这无可辩解,李益也没有为自己辩解。

但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为何朝秦暮楚,一边立誓言,一边又偷偷摸摸连面都不敢见一面?

在当时来说,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很正常。就算李益娶了卢氏为元配,但也完全可以把霍小玉接纳为妾嘛?为何他要躲着不见呢?

我在多方考证后,得出一些说法。

现陈列如下:

《旧唐书》和《霍小玉传》都提到过李益的一个特点,妒妻。他妒的是谁?就是他娶的元配卢氏。

《霍小玉传》中说他打老婆,

生当时愤怒叫吼,声如豺虎,引琴撞击其妻,诘令实告。”

这是疑点之一,李益他是状元出仕。古人读书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既然能通过殿试成为状元,我相信他自身修养绝不会差,但他何至于打老婆?还打得这么丧心病狂?往死里打。

《旧唐书》中说,

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旧唐书》是正史,其中所说,是极为可信的。

另,中唐时期虽说仕族式微,但崔卢王谢这四家却始终处在势力的顶端,连皇帝都要份外给他们面子。而李益的元配正是出于四大家族中的卢氏。

综上史实,本人做出如下推测:

李益探亲归家,闻父母已为自己订下婚事。他心念与霍小玉的盟誓,定不会轻易妥协。

他四处游说,希望能解除与卢氏的婚约。但却不曾想因此激怒了卢小姐。毕竟人家是出身显贵,李益竟为了一个风尘女子,弃她如敝履。

在她看来就是对她的轻视与侮辱,在她的身份上来说,她也是绝对不可能让这事发生的。不然以后传出去说她的未婚夫跟一做小姐的跑了,让她面子哪里放?

而且拐跑她未婚夫的小姐和她这个小姐根本不是同一个小姐。

所以她借助家族的力量,胁迫李益就范。李益没办法,虽说他是状元,可他祖上却未有萌荫。说白了李益就是个官一代,他祖上都没有当过官的,怎么去和卢家抗衡?

最终,卢氏志得意满地嫁给了李益。在她看来李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佳偶,他不但是个风云天下的才子,还是当今的新科状元,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这对于她那个有点没落倾向的庞大家族也是一大助力。

也正是由于她那种大小姐的秉性和她背后的庞大势力造成了后来的悲剧。

婚后,卢氏继续拿她背后的势力要挟李益,不准他再去见他的小情人。所以他才极力躲着不见霍小玉,他怕卢氏气极败坏后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至于,霍小玉的死,我个人也是觉得奇怪的。原文如是说

玉沈绵日久,转侧须人。忽闻生来,欻然自起,更衣而出,恍若有神。遂与生相见,含怒凝视,不复有言。羸质娇姿,如不胜致,时负掩袂,返顾李生。感物伤人,坐皆欷歔。顷之,有酒肴数十盘,自外而来。一坐惊视,遽问其故,悉是豪士之所致也。因遂陈设,相就而坐。玉乃侧身转面,斜视生良久遂举杯酒酬地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徵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

她不是病死的!你看她吃吃喝喝一大顿,又哭又闹,最后才一口气没提上,死了。

我怀疑她有心脑血管类的疾病。唐时的人以丰腴为美,大家可想象在当时被喻为天人的霍小玉是什么体态。肥胖之人本就容易得心脑血管病。

所以,霍小玉当时可能是因为再见到李益,听他说出实情,并又向她保证等他安顿下来,一定可以撇开家里的母老虎来娶她。

她心里一激动,犯病了,当时就死在了李益面前,这才可以解释为何她长恸号哭数声而绝。

当时的人也不懂这么多,就人言亦言,把霍小玉的死全给推李益身上。

再后来,李益为何那般丧心病狂地打老婆?

霍小玉一死,李益已心如死灰。卢氏此时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再可要挟李益了。她也知道自己这把玩大了。

她毁了他一生,他又岂会让她好过?大家可要知道李益背的是千古骂名,只要上百度一搜李益,出来的就是负心,无情之类的。

此上为本人的推测,并无实际意思。只是写我所思,以图一笑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