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要事第一,最后总成了琐事优先
大清早的坐在桌前,郑重其事的写下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完成项目分析报告和课程第一部分内容。下班打卡声响起,望着刚刚草草结尾的报告,一声叹息:这一天天的都干了些什么。

回顾一下:开了一个会议;与领导讨论下各项目进度和月度规划;做了个报销;准备了部分课程内容资料;做了明天会议的准备工作;优化了下系统,还弄个半截儿。
在我看来,这又是失衡的一天,又被时间黑洞绕进去了。说好的要事第一,最后还是成了琐事优先。然而仔细想想也是自有道理的,正是中了大脑和人性需求的套路。
1. 大脑喜欢做简单的事情
开的一个会议,本身也很重要,但于我今日份的重点来说,尚属边缘工作,虽然也需要一些思考,不过在我看来是有一定章法和规则的,同时因为自己不是主导,自然成为了观察和协助的角色,心态上没有压力,技能没有挑战,应该归属简单的事务。比起完成项目分析报告,自然这个是容易的多,我自然是爽快的答应了。
2. 大多数人都是倾向于即时满足
完成项目分析报告和课程第一部分内容,一项是复盘分析、一份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工作,都需要认真专注的思考,需要时间琢磨,当然是不属于能带来即时满足效果的工作。但是报销就不一样了,虽然心理感觉很繁琐,但真正做起来步骤清晰,完成一件就好像是攻克了一项巨大工作,效果立竿见影,自然会有满足感、成就感,被排在前面就不足为奇了。
3. 不愿改变
做报告需要认真专注的思考,身边的环境会有伙伴在探讨问题,接听电话、聊生活话题,或是没有说话,但会引起我关注的动作或细节,通常我都是告诉自己静心静心,但现实是我总是加入讨论最快的。那时那刻,真为我的视觉、听觉、反应力如此敏锐点赞。内心深处,我也感受到自己思考被打断、时间在不断流逝,最好的办法拿着本子或电脑去到一个僻静的环境,但现实是,我挪不开步,其实内心是希望这样的有生活气息的环境的,不愿离开舒适区。
所以呢,结果早已注定。
要跳开这个圈也不是没有办法。明天尝试一下,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