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信息化产品的趋势思考
目前整体的企业信息化产品还是比较复杂的,各行各业对于信息化的诉求也不太一样,每个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都是对信息化比较重视的,也是应用比较彻底的。现在流行的ALL in AI或者AI in ALL,感觉还是和前几年吹的互联网+有点类似,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表述不一样重点可能也不同。但是从这两个名词来看,都是在强调通过技术手段来推动传统行业进行转型,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
原来我说过马车行业消失了,马车夫都转行去开汽车了,而且还可能是最早一批的老司机,这个行业还是没有变,这个行业就是运输行业,其实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的基本诉求也基本上不会变,变的只是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所以不管是移动互联网赋能也好,还是AI赋能也好,传统行业只会升级,很难消失。
目前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对于信息化的诉求到底是什么呢?后面的产品趋势主要有哪些,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云化。之前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做个CRM或者OA系统,要经历立项、审批、施工、测试、推广应用都多个阶段,非常复杂不论对于客户还是对于供应商来讲,都非常麻烦。今后最大的一个行业信息化产品发展的趋势是“云化”,只要有账号就可以使用!只要有账号就可以申请硬件资源,可以申请软件资源,可以申请计算资源,可以申请自己的行业信息化产品,比如OA或者CRM,云化是推动大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云化的产品具备非常明显的线上销售优势,我们可以通过热线、互联网、vr\ar和用户直接沟通演示,不需要面对面和用户沟通,大幅降低供应商的成本。对于用户来说也更加便捷,随需使用随需申请延期,随需进行扩容扩充。云化也有利于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在初期没必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开发复杂个性化的业务系统。云化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怎么调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像亚马逊的AWS一样,初期时候推动的云硬件资源平台也是磨合了很久,操作系统和业务软件之前的个性化矛盾其实是在推动者云平台本身的进步。如果个性化需求是个泛化的诉求,那么云化的软件在升级时候,可以考虑给整个云化软件升级,这样就更好的普惠到更广大的云化产品用户,即使你没有提交这个需求。云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也是最难的,要企业客户放弃什么都自己干就好像是让早期的农民放弃什么都自己种是一样困难的,都是小农思想的进一步延续,也是对于别人产品(别人种的东西)不信任不安全的一个思维模式。
二、大数据化。之前的第一产业农业是个望天收的行业,没有天气预报没有墒情分析没有科学种植,其实就是没有数据,没有数据老百姓就只能望天收。今后的政企信息化趋势就是逐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强化数据的作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上网,开始在美团、大众点评上留下足迹,可以通过线上化的形式进行产品宣传、营销和售卖。这些都是大数据化的趋势推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和主管领导需要看到数据之后再做决策,需要更快更及时的掌握数据。大数据化的趋势是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驱动模式,企事业单位更多关注自己的影响力,影响范围,有什么手段可以更快的产生影响。大数据化对于政企信息化产品来说的主要影响就是有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产品,云舆情、调研分析、潜在客户分析、行情报告等等,大数据的能力对于企业也是比较稀缺的优势资源,愿意花资源加大数据分析的企业或者行业会走到别的企业前面。
三、智能化。我个人理解智能化,不是简单的智能输入这些,语音输入合成都是交互方式的提升,还不能算智能化。智能化其实是相对于大数据化来说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周边产生出来越来越的数据,那么对于数据的处理方式就需要一个明显的升级,再依靠之前的数据库、OLAP分析是很难把大数据的价值给发挥出来的。我们通过前端交互收集的这么多图片、视频、语音、文本,如果没有更好更强大的处理方式,这些数据也发挥不出来价值。所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NLP开始发挥更大作用了,这些技术对于大数据来说,都是处理数据的技术方法。之前输入的结构化数据,输出的还是结构化数据,现在可能有一些提升了,输入的是非结构化数据,输出的是结构化数据而已。这个能力的提升,或者交互能力的提升,就可以让整个政企的信息化产品发生重大的改变,在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的时候,图像视频的识别能力、文本的识别能力、语音的识别能力将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创造新的信息化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再通过云化的方式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一些浅薄的理解。政企信息化产品的云化、大数据化和智能化,让我们的销售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改变,以前需要客户经理一单单跑、一单单谈的生意能否通过更加便捷化智能化的手段解决呢?线上可否直接给客户VR/AR,这些在未来都是可期的,因为效率的提升不但可以惠及客户经理,更加可以惠及更广大的企业客户。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7002/d73958c3c7db54f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