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人生就是一场梦,生死观就是平等观,看淡生
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这段话很有意思,说明人的看法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所谓接连打脸,间接说明看法这个心理活动实在太主观,自己都是见异思迁,何况不同人之间的看法差异呢。
本段大意:我怎么知道希望永生的人不会后悔呢?怕死的人不是自小流浪在外害怕回家呢?丽姬是晋国边境丽戎国的美女,到了晋国痛哭不已,和国王同吃同住享受富贵后,后悔当初怎么就泪满衣襟呢?为此,我怎么知道死去的人不会后悔当初祈求一直活着呢?梦里饮酒作乐的人,醒来遇到不顺会哭泣,梦里哭泣的人,醒来外出打猎会兴高采烈。做梦的人是不知道自己做梦的,甚至梦里还会做梦,直到醒来才知道在做梦。智者知道人生就是一场梦,愚者自认为很清醒,啥都明白,君君臣臣之类其实很浅薄,孔子和你都是在梦中。我说你在做梦,其实我也在梦中。这番话听起来是奇谈怪论,但数千年之后遇到共鸣者,听了也会觉得是刚刚说出的。
呵呵,庄子这里给人非常有趣又自嘲印象,论证非常有力,又是娓娓道来,万世之后的人似乎说的就是我们这些后生读者,颇有历史的天空一瞬间,紧相连,心理世界本就没有距离。
隔空对话,智慧语言,旦暮遇之,非常奇妙的感觉!
庄子这段话谈论梦,更是坦率讨论生死观,直白的认为死未必不好,也许死后会后悔何必苦苦求生呢?思想依据还是是非对立统一观,凡事没有好坏对错彼此是非对立,或者都有二元对立观,这些都是我们主观创造出来的,心生万法而已,不必纠结万分。
活着就好好活,死了就安心死,这个生死观也是平等观,万物平等,看法平等,生死也平等。
庄子视野中,人生就是一场梦,梦里不断在做梦,旦暮之间,醉生梦死,生死无好坏,超越对立超越生死。活着就是做梦,死了才有清醒,看似吊诡,或许哲理,无论如何,面对生命无常,给人心灵慰籍总是让人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