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内在系统:冰山理论——《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669人  我是王小钰

有时候,他会数落你一通,让你莫名其妙。 有时候,你会突然失控,做了一些你自己都难以接受的事情。有时候,他做了一些事,说了一些话,而你,很受伤。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们做的事、说的话、经历的故事,都只是一种行为表现。造成这些行为的,是那背后的心理过程。    萨提亚认为,在人们经历事情的时候,在六个层次上同时有着体验:行为、应对、感受、观点、期待和渴望。而行为是那可被观察的一部分,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被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内在的自我。这个过程被称为冰山隐喻或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有什么用?

如果不知道一个人的冰山过程,我们就只会在行为层次上去拼命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却常常事倍功半或无疾而终。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的冰山过程,我们在人际互动中可以:

1、探索心理过程。这是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一个工具,我们可以知道某人有某个行为的时候,他的内在发生了怎样的过程,于是理解成为了可能。

2、保持觉知。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你每做一件事情,都知道是在做什么。

3、放下评判,并尊重。当理解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再拿着自己的世界去衡量别人的世界,不再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不再觉得不可理喻或不可思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过程,看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尊重,尊重别人与我们只是不同。

4、与内在连接。通俗地说就是“懂得”。被懂得的感受是很好的,仿佛两个人深深连接在了一起一样,不需要解释,不需要太多话语,那就是连接感。倘若你可以懂得周围人的心,那会怎么样呢?

5、改变,转化。改变绝对不是强迫发生的,能强迫的只是行为。行为就是那生在地面上的草,怎么烧都没有用,只要根在,草必重生。就像扬汤止沸,锅底的火还在,汤就会再沸。因此改变,不必执著于行为,而是从内在不同层次上去转化,内在转化了,行为自然就改变了。

6、治疗。心理治疗师的工作也开始变得简单,我们可以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跳过他所描述的问题,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

7、自我成长。在运用冰山工具后,我们的工作都将变得简单起来,内在小孩不存在了,你可以成长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你的生活会更加轻松,你会在面对任何事情时给自己的生活开启一扇明亮的窗。

冰山模型

冰山的不同层次

行为(Behavior) 行为是冰山最上端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我们通过感官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内容。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的、触摸到的内容,我们做了什么。这是故事的最原始版本,是直接呈现的问题,是最困惑和让我们烦恼的部分。

应对(Coping) 应对就是对事物的反应态度。我们对外在处境选择如何回应或反应,就是我们的应对。应对是冰山的水平线,是行为的起点。

感受(Feeling)    感受是我们在经历事件的时候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每刻都存在,比如生气、害怕、轻视、疼惜、委屈和嫉妒等。    感受有轻重,微弱的感受在细致觉察的时候可以被觉察到,而强烈的感受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强烈感受被直接体验到并命名的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    感受既有负面的又有正面的。

观点(Perception)观点住在我们的大脑里,是存在于我们大脑里的认知,是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包括我们的想法、思想、信念、规条、价值观、人生观、解释等。这是我们基于现在和过去经验的结合产生的念头,是我们思考的内容,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规则,而不只是此刻所见所闻的事实。    观点是我们从过去学习而来的经验。

期待(Expectation)    期待就是想要什么,想怎么做,希望怎么发生。它来自于我们过去没有满足,现在依然想得到。当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或得到的只是我们不想要的,我们就可能会一直死抱着那些未满足的期待,消耗我们的能量。

渴望(Yearning)    如果说期待是想要,那么渴望就是需要。渴望是人类共通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马斯洛曾发展出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了人类普遍的需要:吃、喝、睡、性等基本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归属感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萨提亚认为人类普遍的心理需要主要有:爱、价值、自由、尊重、认可、关注与接纳。

自我(Self) 人类所有的行为,不过是想证明自己。你是否是有力量的、有能量的、有价值的?如果你不能相信,你会调动自己的整个冰山希望从别人那获得证明。自我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核心,是生命力,是自我价值的瓶子,是冰山的核心,它是人的“我是”,是生命的源头。它决定了“我是谁”,决定了我们与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如何探索冰山

每一个事件都有一座冰山,当事件发生时,我们行为背后的冰山是什么样子的呢?虽然事件发生时,冰山的6个层次体验是同时发生的,但冰山探索一开始还是从线性开始,就是按照冰山一层一层的觉察。看看事件发生时,我们的行为是什么、感受如何、期待什么、观点怎样、渴望是什么、自我价值如何。当掌握熟练后就可以系统的觉察,甚至每一层都可以作为一个冰山来细致觉察区分。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一个妻子看到丈夫把脏袜子随处乱丢很生气,对丈夫进行指责“我都说过多少次了,要放到脏衣篓,你怎么整天就知道乱扔”。这件事上,妻子的冰山是什么样的呢?

行为:看到脏袜子被随处放置

应对:指责丈夫到处乱扔

感受:挫败、愤怒

观点:东西不能乱放,他应该为自己的事负责;我说过很多次,他都不改,一点都不把我当回事;我每天要收拾,很累,一点都不心疼我。

期待:他听我的话,按我说的去做;要自理;心疼我。

渴望:被尊重(按我说的做)、被认同(看到我的辛苦)、被爱(把我当回事,心疼我)。

自我:失控、无力感、自我价值低。

如果妻子看到了自己的冰山,就会有觉察和思考:“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生气呢?只是因为袜子被到处放,需要自己收拾么?还是说自己是想控制他,让他听我的,从而证明他重视我、认同我呢?为什么非要要求他和自己一样拥有整洁的规条呢?他到处乱放东西,就等于不能自理、不理解我的辛苦么?我是否可以尊重别人和我不一样呢?……”有了这些觉察,心情就平静多了。

这就是改变内在系统的第一步,觉察我们的内在冰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