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感悟喜鹊点燃了什么简云间

开启佛系人生

2017-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CD码字工

最近,“佛系”刷屏了,似乎跟无可无不可沾边的都可跟“佛系”沾点亲。“佛系青年”、“佛系旅游”、“佛系追星”、“佛系老妈”等等,大都表现出一副云淡风轻、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赞同者有之,批判者有之,哂笑者有之。

其实,“佛系”的风行击中现代社会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种通病——心累。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了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孩子整日奔波打拼,給身体和精神带来很大压力。所以,当“佛系”出现时,至少给他们带来的是片刻调侃式的轻松。

我相信,“佛系”不过是人们自我解嘲的流行语汇罢了,并不会像有些媒体担心的那样成为一种价值观,成为影响年轻人蓬勃向上追求进步的桎梏。“佛系”一词其实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借了“佛”这个符号,表达一种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心态,它倡导人们以不焦躁不执著的平和心态面对人生百态。如是理解,我倒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语汇,特别是在普遍存在浮躁、焦虑的社会情绪的当下。坦白地讲,我很喜欢这个词及附着其后的心理状态,甚至想就此开启我的中老年佛系人生了。

在我看来,真要具备“佛系”豁达的心态并不是一句“I don’t care”就可以参透,它应当包含的是“追求”而不怀“执念”之意,是一个人与自己达成和解,与他人达成和解,与所处环境达成和解的一种状态。而要具备这种心态,我觉得需要从以下方面提高自己的修为。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老子》第三十三章

人需要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说,人需要给自己一个定位,需要发现自己、认清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大多数人都是在生活的跑道上被裹挟着盲目前行,很多时候,需要停下来退到跑道边反省自己,“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然后再接着往前跑。思考和定位有助于自己从盲目中解脱出来,摆脱许多精神上的痛苦和藩篱,完成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人的焦虑多产生于愿望与能力的不相匹配。对王健林来说,一个亿是个小目标。对别人来说,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所以,要在能力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做自己想做而又有能力完成的事。

人要摆脱精神枷锁,还需要活出自己。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无论成为你自己,还是自我实现,其中都有一个关于自己的看法:人是最宝贵的,就是你自己。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你自己活出来,而不是盲目地追随别人,或者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人生由成千上万个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突然发现最亏待的就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也就白活了。

所以,自省从而自明对于一个人达成与自己的和解很重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总是要处于关系中的,不可避免地要和他人发生关系。维护好人际关系一个重要原则是需要遵循孔夫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忠”是尽己之心,从自我出发、尽心竭力为人谋;“恕”是如人之心,发散出去、换位思考体谅人。“忠恕”的品格在于,可以赋人予同情,从而善于理解;赋人予体贴,从而擅于关怀;赋人予宽厚,从而敏于帮助;赋人予善意,从而乐于奉献;赋人予通达,从而肯于沟通;赋人予高贵,从而敢于包容。

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和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这两个领域有各自的核心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话语权;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也就是尊重对方的本真。如果在社会领域主要使用珍惜规则,而放弃权力规则,或在私人领域太多使用权力规则,都容易将我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人际关系的迷雾,主要是因为权力规则太多地侵入到关系中所致,结果导致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模糊不清。因此,不管是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还是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若能坚持忠恕之道,一定有助于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达成自己与他人的和解。

此外,“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这也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注意掌握的分寸。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苏轼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讲的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人总希望一帆风顺,万事顺遂,可倘若没有坎坷、遗憾,人生哪有精彩可言。所以,要能正确认识处于顺境的自己,也要能够妥善安放处于逆境的自己。

苏东坡一生命运坎坷,却活得异常精彩。林语堂先生盛赞他的一生是“人生的盛宴”,我尤其喜欢他在被贬黄州之后写的《定风波》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通过记述苏东坡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他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虽然屡次被贬,苏东坡并没有沉溺于悲悯,慨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而是以超脱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困境,“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因此,我们面对困境,更需要有放下过去、面对现实、享受当下的勇气和能力,既不要沉溺于过去人生的辉煌,也无须抱怨人生的不公,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情,凡事尽力而为,然后顺其自然。如此,才能达成自己与所处环境的和解。

放下执念,心怀坦荡,佛系人生,如此而已!想明白了,就让我们开启佛系人生,让自己活得潇洒一些,快乐一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