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理事之光 向阳而生繁花盛开【普通日更专用】

再次读《认知觉醒》:运用成长权重对比规律,保持终身成长

2025-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感恩的平平

《认知觉醒》作者周岭,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书中讲了“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

这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成长的人阅读,无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年龄、什么角色,都能对你有所启发。只要你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想要成长,那么这本书,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

我第二次读这本书,这一次读又有新的感悟和收获。成长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开始都来得及。但如果想要获得最快的成长,一定要掌握成长的规律。

1.“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创业种橙子。他们在别人认为的年老之时,都敢于去尝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觉得年龄大了,再学习新的知识或者技能,会来不及,一边抱怨现状,然而不愿去行动,去改变自己。

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若放弃了成长,每天维持原状,不付出行动,几年之后还是老样子,但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永远没有太晚或者来不及,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我三十岁开始学习心理学、没有经验开始从事幼教行业。三十五岁开始尝试写作、学习冥想、情绪释压练习。

现在三十六岁了,但是我依然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就像我现在的工作,需要负责的一些领域是我以前不感兴趣或者没有怎么做过的,像种植、养小动物、做美食等,对于不熟悉的方面,刚开始也会有点不知所措,但我当作这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保持空杯心态,学习和成长永远都没有太晚,一切都刚刚好,现在就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2.成长权重对比: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对于学习成长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在2019年开始,我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改变自己的渴望,于是开始大量学习,参加线下课、看书、还报名了很多线上课。我花了很多的时间、财力和精力去学习,然而我却越学越焦虑。我总是对于现状不满,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够,我觉得自己要拼命学习,自己才能变得不一样。

然而花费了那么时间、财力和精力,我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还是容易有负面情绪,而我的能力也并没有想象中的提升很多。原因就是出在我大部分时间只是单纯在学习,我听课只是做一下笔记,当时觉得很有道理,过一段就忘记了,因为没有真正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去运用和实践;看书也是看一遍就没有下文了,最多把觉得触动我的句子段落,用红笔划上横线,而没有做读书笔记,没有思考书中哪些内容可以为我所用,过一阵时间再去翻看,印象又不深了,甚至隔的久一点,完全没有印象。

学习只是最表层的,学习输入是很简单的。但思考、行动和改变是比较难的,而我在思考和行动上花的精力比较少、因而带来的改变也比较少。

但在2024年下半年,我学习时开始会去思考,去行动,运用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反思觉察、不断地实践。看书也开始写读书笔记,把触动我的或者觉得有用的,会运用。加上开始尝试写作,在公众号和简书上写文章,让我的思考和输出能力也增强了很多。所以我能感觉到我的成长速度有了明显的增加,我的行动力、情绪控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之前提升了很多。

如果我在刚开始学习时就能知道成长权重对比,那我的成长速度肯定又不一样。但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年我的状态、我的思维认知,只能局限在当年的选择。一切都还来的及,成长在任何时候开始永远都不会晚。

吉姆·罗恩说:“成长是痛苦的,但它是我们的变得更好的必经之路。”是的,只要想变得更好,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定要去成长。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只有经历一番痛苦挣扎和努力,破茧而出,才能绽放美丽,在空中自由飞翔。

而我会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运用成长权重对比规律,保持终身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