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变的不仅是世界格局,还有我们的人生境遇
文 北欧慢时光
欢迎关注我的文集《北欧抗疫实录》:一个身居瑞典的普通人笔下,瑞典的抗疫情况和亲身感受。
我的国内朋友们都说下周开始很多年级的学生就要结束漫长的寒假,重新开学了。而我们下周是复活节假期,假期结束后,估计还要继续宅家。我现在都已经做好了继续宅家两个月,一直呆到6月中旬放暑假了。
我家老大Mike今年十一岁,酷爱编程,所以在他的要求下,给他报了国内的学而思编程网课。昨天上完课,Mike突然问:“妈妈,今天网课界面都是黑白的,不是彩色的。老师说是因为要缅怀逝者。什么是缅怀,逝者又是什么意思?” 对于一直生活在瑞典的孩子来说,Mike的中文理解能力有限,我耐心地回答他:“缅怀就是哀悼和追思。哀悼和追思那些在疫情里牺牲的医护人员和得病去世的同胞。” Mike又问:“怎么缅怀呢?就是把所有彩色页面变成黑白的吗?” 我说:“当然不是,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这一天不进行娱乐活动,降半旗,在规定的时间内鸣笛致哀,大家都要起立默哀三分钟。” Mike接着问:“这是中国才有的哀悼方式,还是全球每个国家昨天都这么做吗?” 我说:“只是中国。” “那之前中国也做过这种哀悼吗?” 我说:“有过一次,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
我们家有个传统,就是每天晚餐后,都会有个固定时间,大家一起聊聊天,说说今天一天的所见所闻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很多时候,Mike和我的聊天话题通常围绕古希腊古罗马神话,诗歌和散文的区别,科幻小说怎么才能写好,而和爸爸的聊天话题通常围绕各种编程语言和各种生物学知识。在他小的时候,娃爸还经常把他带到办公室,让他坐上高高的观察椅,教他看高倍显微镜,观察显微镜下奇形怪状的细胞。娃爸带的硕士生若是得空,还会跟他讲讲细胞构成。
可最近,我们的聊天话题更多的集中在疫情和各国对疫情的处置上。Mike每天也会固定时间翻看一下瑞典各大媒体的新闻,了解一下实时消息。
今天晚餐后,Mike和我聊起了这个话题:疫情过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自己又会变成什么样?
确实,谁都不知道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样,疫情对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未来的人生道路影响有多大。
我是80后,对于我而言,记忆里有深刻印象的是苏联解体,1998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2001年美国911事件,还有就是2003年的非典。01年,娃爸正准备大学毕业后申请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因为911,美国收紧了签证政策,直接导致了娃爸作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03年,我大学毕业正是找工作的时候,又被疫情隔离,哪里都去不了,所以非典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这样的亲身经历,如今让我们越来越体悟到:我们普通人实在太渺小,天灾人祸之下,大家都是在时代洪流之下随波浮沉。如今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成长在海外的孩子们而言,这些更是离他们太遥远的经历,都显得那么梦幻不真实。01年的911,03年的非典,那个时候,我们自己都还年轻,朝气蓬勃,满身都是闯劲,没有家庭没有孩子,父母也还年轻,无需我们多虑,那时的我们有的就是不停歇,追寻自己的梦想。疫情形势再严峻,也打倒不了我们充满活力,追求梦想的心。
可十几年后的今天,就算新冠病毒没有非典的致死率高,可我们还是丝毫不敢懈怠,因为我们不再是当年那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牵无挂的潇洒穷学生。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责任重大!
今天Mike的疑问,让我感慨十一岁的他早已不是小孩子,疫情之下,他也在观察,也在思考,也在做着他这个年纪对事情的客观分析和主观判断。
这场疫情之后,或许Mike未来还会继续对学医感兴趣,子承父业,想尽自己的所能救助更多的病患;或许他因为感受到了疫情的恐怖,尽量回避与医学相关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疫情本身就给他,也给我们上了一堂无法估量价值的人生之课。
确立人生观也好,世界观也罢,这些看似宏大的主题之下,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细节支撑着的。我的孩子因为这次疫情,知道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抗疫方式,知道了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知道了不同家庭、不同人群对疫情的不同看法,知道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更体会到了大灾大难面前,家人的真正含义。
所以疫情改变的不仅仅是世界的格局,更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地球之大,没有伊甸园,没有桃花源,有的只是我们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