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而善胜——读《太傻天书》写文 6
第五章第293页里说,任何企业成功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们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其它的竞争也好,阻碍也好,自然地会在他们做好自己的时候消失。
看着这句话,感觉好熟悉,因为,它和《道德经》里的思想不谋而合。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里说: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坦然而善谋 。意思是:自然规律是,那些不去争斗的人反而更容易取得胜利,不言不语的人往往更易获得回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从容而善于安排筹划。
“不争”,是一种处事之道。
比如,很多车辆拥堵在一条狭窄的小路,如果对面车辆相互借道超车而行,互不相让,把路堵得水泄不通,结果就是谁都无法顺利通行。如果大家能够按照顺序,有序通过,虽然过程缓慢,但最终都能顺利通过;或有几辆车能够掉转车头另行择路,那么路将会畅通无阻。由此可见,“不争”,才是处事正道。
“不争”,是一种儒雅的人生气质。
人生在世,“不争”就是不和外人去争,而是向内求,不断地提升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当自身变得更加优秀、更有修养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会不争而胜、不求自来。
不争而胜的思想,除了《道德经》里有,《孙子兵法》里也有。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意思是: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用双方军队兵刃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才是最高明的。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Great minds think alike! )
说起“不争”,我想起一句话和一个人——杨绛先生和“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很多朋友以为这句话是杨绛先生的原创,其实不是的,是她翻译的。
就像 “笑,这世界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这句话被很多朋友以为是张爱玲的原创。其实,她也只是引用而已。它是美国著名的女诗人Ella Wheeler Wilcox 在1883年写的一首诗 Solitude《孤独》 中的首句:Laugh, and the world laughs with you; Weep, and you weep alone. 这句诗早已广为流传,现在它已经被视为英文格言了。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句话出自一名英国男诗人兰德( Walter Savage Landor )在他75岁 (1850年)生日那天写的一首小诗《生与死》。有好多人翻译过这首小诗,杨绛的翻译最传神,我最喜欢。以下是英文原版以及她的翻译。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是艺术。
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杨绛很欣赏这句话,她也是这样做的。
《堂吉诃德》的中译本有二十多个版本,杨绛也翻译过此书。另外一名译者兼大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指责杨绛的译本比他自己的译本少了11万字,影射、批评杨绛的译本删掉了部分章节。 一时间,舆论大哗。她则一言不发。
资深出版人李景端对此甚感惊讶,忍不住打电话向杨绛求证。杨绛云淡风轻地说:“你怎么还像个毛头小伙子爱管闲事!对那种批评,我一点不生气,不想去理它,随他怎么说吧。”
经过“软磨”,杨绛才告诉李景端说她使用的是“点烦翻译法”( 是在不伤及译文内容的前提下,锤炼语言的一种手段。点烦”的好处在于注重译文的整体感,使译文简洁好读。)她还说:“ 《堂吉诃德》的译文,起初我也译有八十多万字,后经我认真的‘点烦’,才减到七十多万字,这样文字‘明净’多了,但原义一点没有‘点掉’。搞翻译,既要为原作者服务好,又要为读者服务好,我‘点烦’掉十多万字,就是想使读者读得明白省力些,何况这一来我还少拿了十多万字的稿费呢。”
一位资深翻译家也赞同杨绛的做法,并进一步解释说,塞万提斯讲故事和用词,常常十分冗长罗嗦,适当“点烦”,确实会使语意更加突出,情节更加紧凑。
不争不辩,做好自己。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欣然516邀请您开通简书会员(仅限第一次开会员)请点击蓝字:欣然邀请您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我会收到通知主动打赏返还您200贝(如果您的贝贝不够,可以简信我送您180贝贝,需要你在简书认真写文,您再点击链接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