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与现实 —《变形记》

主人公格里高尔在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惊讶、恐慌。屋外天阴沉着,雨点敲打着窗槛,他的心情变得忧郁。作者卡夫卡以一个年轻的旅行推销员,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思议而又无奈的遭遇,开始了一个虚幻故事的叙述。
变成甲虫后,格里高尔惊恐之余,回忆起变形前他的日常—累人的差使,就在此时他还清醒地想着起床,赶车去上班。他一个人为整个家庭默默承担起生活重担,应付着家里所有的开支,他想替父亲偿还因公司破产所欠下的债务,让妹妹完成美梦。
发现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全家人一度陷入恐慌,父亲恶狠狠地赶他回卧室,他谦卑地恳求着,免得父亲生气,可见他平时既忍辱负重,又无比地顺从父亲。刚开始,母亲温暖的语言,妹妹细心的照顾,让格里高尔感受到很大的温暖。我在想,格里高尔也许还会变回来,他们一家的生活也许还会恢复原样,格里高尔还是那个受到家人尊敬和爱戴的人。
时间一久,善良的妹妹终于忍受不了,对哥哥产生了恨意,她痛哭着向父亲请求,“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他必须离开这儿”,还狡猾地辩解到,“这只大甲虫并不是格里高尔,如果是的话,他应该自愿跑掉,他会要大家的命,占领整幢寓所。”,歇斯底里的哭诉,体现出妹妹的自私、无情。母亲很同情儿子的遭遇,但是无法忍受变成了一只大甲虫的他。父亲一直责难,对其深恶痛绝,也正是父亲的攻击造成了格里高尔离去的最后一击。家人的言行,格里高尔看在眼里,没有愤怒,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但是他想到父亲的债务,母亲的病弱,妹妹的音乐梦想,愈加拮据的经济状况,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感受到自责和忧愁的压抑,同时他又选择了逃避,不再去抱有任何幻想恢复自己原本的面貌。他躲在一个甲壳之下,旁观着人性的丑恶,仿佛看透了整个世界,忘记了辩解,放弃了挣扎。
格里高尔在最后时刻在想他应该离开,然而身体因为疼痛已经无法挪动,最终在孤独和自责中,静静地死去。父亲、母亲、妹妹好像是终于舒了一口气,举家去郊游庆祝。然而我始终选择相信,如果他们有能力,一定会选择拯救格里高尔。
已经不忍心再去叙述故事的细节,读这部小说时,觉得有个沉重的甲壳束缚在自己身上,动弹不得,仿佛在心里我跟格里高尔一起变成了甲虫,躲在沙发下,无奈地封闭着自己。
看过卡哥的生平,心痛地发现,这仿佛是在写现实中的他,也好像在写现实中的一些人。
格里高尔荒诞的遭遇描绘着这样一幅景象,可能现实中一部分人正在经历的处境:为了生存,为了家庭,逐步扼杀着内心美好的愿望,在社会底层默默挣扎、奋斗,过着焦虑、单调的生活。工作中人际关系没有丝毫起色,同时也会觉得身边的亲人、朋友不理解自己。遇到挫折,会选择逃避,向生活妥协,妥协的程度甚至近乎无畏:明知前方有坑,却毅然跳入。卡哥曾说,为每天的面包而忧虑会摧毁一个人的性格,生活就是如此。
在这些负面情绪极度放大之后,便很有可能会将自己想象成类似甲虫那些异化的非人,而不仅仅只有形体的异化,人性、人际关系也随之异化,卡哥在用虚幻的世界表现被异化的困境。也只有异化,才可以用荒诞来合理地解释。
后世的批评家,往往过于强调卡哥作品的阴暗面,忽视了他对现实世界真相揭露的客观性。也许我们会觉得格里高尔父亲冷酷,母亲和妹妹无情,可试想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呢?真相往往并不是那么和善、充满爱意,否则不会有抛弃先天残疾幼儿的事情,也不会有贫富亲友区分对待的现实,也不会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感慨,更何况与一只甲虫的相处。卡哥经典的作品真正地促使我们从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深思、反思,更加理性地与整个世界和解。
结合卡哥的生平读完这部小说,感受到他渴望被理解的强烈愿望。压抑的情绪终于得到极度的宣泄,而后渐渐平静下来。我想他揭示本质之后,或许是想表达一种观点:任何感情只有建立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才能长久。
清晨醒来,很庆幸我不是那只甲虫,而是与亲人一起开心地跨年。
-----------------------------------------------------------------------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每周六晚,准时与您相约~
本文作者:百夜
更多精彩原创文章(书评影评、诗歌散文、哲学宗教、旅行美食)、请戳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时光》,同时欢迎大家踊跃加入、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们的邮箱是storysharing.sina.com,(留言评论功能已开启,欢迎“调戏”博主)~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