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广告设计基础-文字设计
文字设计
【 文字的发展意义】
文字设计
(1)文字使经验得以保存和流传。文字属于视觉表现的范畴,在造型与结构上充分体现了视觉观感上的美学原理。
(2)不同字符的组合变化传达出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它与图形设计共同构成平面广告的两大视觉传达要素。
(3)文字在信息的表述方面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文字本身具有意义的指向,另一方面文字又可被视为表示特定信息的设计图形。
(4)文字造型与编排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告诉求的传达效果,因此在设计时要避免不必要的装饰变化,力求准确、有效地表达广告的主题和创意。
(5)汉字最大特点是根据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来构形,中国书法艺术样式层出不穷。
【平面广告中的文字的功能】
1、品牌形象文字:主要包括商品品牌、企业名称、企业文字性标识等,代表了广告商或广告产品形象,是广告内容的重要构成要素,其设计不仅要易于消费者识别与认知,还要针对企业或商品的特征充分体现出企业和商品的品牌个性特色。
2、标题文字:广告中文字的核心部分,是对一则广告主题的高度概括,对图形含义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通常被安排在版面的显著位置,字体醒目
3、广告语:企业或商品长期使用的广告宣传口号,它是将广告信息浓缩成简明扼要、便于记忆的短句。好的标题常常发展成广告语,被长期广泛地使用
4、正文:是关于广告企业和商品的详细信息,通常是对企业理念、产品功能、服务项目的详尽解释,有时也是对广告标题的进一步发展说明
【 平面广告中文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文字设计应具可读性:文字是语言的可视形象,是信息沟通的工具。
(2)文字设计与广告内容应具关联性:文字设计应针对企业或商品的特点。
(3)文字设计表现应具艺术性:美的造型引发美的联想,加深人们对该事物的记忆。
(4)文字设计应具适应发展的时代性:因此,文字设计要适应消费者的欣赏习惯,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
【 字体设计方法】
字形变化。字形变化是对文字的整体外形结构进行变化,不同的形态特点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笔形变化。笔画是构成文字的基本元素,对字体风格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构变化。结构是笔画组成文字的基本依据。
排列组合变化。针对两个或以上的文字组合,涉及字与字间组合关系。重新组织字与字的组合秩序,发挥单个字所不具备的组合魅力,是文字排列组合的最大特点。
【 基本印刷字体】
1、宋体【名词解释】
活字印刷术最初是用胶泥制作成字模,用剔刀在字模顶端刻字,字体具有毛笔手书的楷体字的特征。
2、黑体【名词解释】
黑体字是在现代印刷术传入东方后,人们依据西文无衬线体所创造的字体,其特点是笔画粗壮,带有纤细笔触,字形紧凑,浑厚有力,朴素大方,效果非常醒目,适于做大幅标语、标题或少量文字的文本文字。
3、拉丁印刷字体【名词解释】
拉丁印刷字体发端于15 世纪的欧洲。1440 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印刷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开创了拉丁字母的新风格。拉丁文的基本字体包括:古罗马体、意大利体、草书体。
(1)罗马体:公元1-2 世纪最为人称道的一种拉丁字体。横画纤细,竖画有力,外形清秀,笔画首末端有状似柱头的饰线,不同字母的外形宽窄不一。这种字体创造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称它为文艺复兴字体,又被称为古罗马体。
(2)意大利体:起源于手写体。16 世纪初的意大利威尼斯就已经出现了斜体,字形向右倾斜是其最大特征,最初是与正文完全不同的独立字体出现的,现在电脑字体中已经将其作为衬线体的一部分收入。这种字体具有书写的倾斜特点,潇洒明快,流畅而富于动感。
(3)草书体:字形与笔画特点类似我国书法中的行书,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这种字体行笔生动连贯,优美典雅,但在阅读上不如罗马体和无饰线体清晰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