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论语》之12: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第一》)
大意是: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个人理解:
有子作为孔子的弟子,说出这一段关于“和为贵”的观点,对后世启发很大,和为贵很重要,这也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但是任何事情的管理都有度,都有框架,都有原则,如果为了和谐而和谐,不分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即便触碰边界,也是无所谓,这就会出问题!所以,真正的和谐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法律之上的。
本人对“和”的理解从两个层面来阐述:
第一个层面:和为贵,贵在心平气和;
从个人修养层面看,我们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最难相处的是自己,否则就没有“自相矛盾”的说法,怎么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这个就是养心养生的问题,养生之难在于养心,孟子曾经说过“养心莫善于寡欲”,一个人的欲望,尤其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欲望降低一些,我们就会减少比较、减少计较,减少心里不平衡,减少情绪失控,我们就会客观看待自己的处境,我们就会不至于苛责自己。当然降低欲望不等于不要正常的事业追求,而是我们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要实现平衡,平衡生活平衡工作,就像全球百万圆桌协会提倡的理念就是:在七个层面实现平衡:1家庭、2健康、3财务、4事业、5休闲、6服务、7精神;当然完全实现这7个层面的平衡就是高水平的成功!一个人处在身心灵平衡状态中,就是“和”,一个人处在身心灵不平衡状态,就是“病”,就是不健康,现代人为什么压力山大?就是身心灵不平衡造成的,为什么会不平衡?就是过多外在欲望诱惑得不到满足,自己对自己也不满意,太在乎的目标又达不到,太在意的东西又得不到,就会造成身心灵不和谐,不平衡,最终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健康出状况、情绪失控、自卑封闭、纠结烦恼…可见始终保持身心灵高度和谐平衡多么重要,因此与自己相处一定要做到“和为贵”,自己何必为难自己,一个人首先要做到自己与自己和解,自己与自己整个身体各个系统和解,真正做到“和为贵”。
第二个层面:和为贵,贵在处事中庸和谐;
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之后,我们就要处理好自己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马克思论人的本质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想像,人最重要的属性其实就是社会属性,如果抛开社会属性,人就是动物!
问题是如何处理各种人际交往的矛盾,这就是一个大学问,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有时候非常微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化合作就必须接受人与人之间基于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的磨合,这种磨合必然会带来妥协,这个妥协的结果就是“和为贵”。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国与国之间,中到公司与公司、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竞争关系,一旦产生激烈的竞争关系,就会进入激烈的冲突,极端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对温和一点如中美贸易战…小一点的冲突有夫妻之间的矛盾、与隔壁邻居的矛盾…
这些冲突这些战争,最终都必须解决,解决的结果就是“和为贵”!既然和为贵,首先还是需要保持内心的和谐与中庸,超越现实的冲突,去创造与他人和谐共处的智慧。
余超林早读精读《论语》之12:和为贵
2019-3-13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