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气,给自己提着醒,鼓着劲儿,让自己朝着“不在意”“很满意”

2020-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每天都微笑

20200925  周五

*郑委老师文章里的一段话,让我看到了自己。

笔记摘抄:摘自公号郑委老师《你对孩子是“很在意不满意”,还是“不在意很满意”?》

https://mp.weixin.qq.com/s/go2f5rF6LNLh8_KJJy-iaA

*“现在家庭里,家长和孩子,会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出问题的原因,也许有很多。

有一个可能,就出在父母对孩子的“很在意”却“不满意”。

因为在意孩子,就容易包办和过度满足,孩子就会自我;

因为不满意,就容易高要求高期望,孩子就会自卑。

为什么“在意”又“不满意”呢?

因为父母的内心充满着欲望和恐惧。

在父母的欲望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

要么自我自私享受享乐;

要么麻木自闭无所谓很消极;

要么听话努力上进不自信;

要么叛逆对抗很痛苦。”

这段话,让我很受触动。因为,我看到和意识到,我就是这样“内心里充满了欲望和恐惧”的人,而我对孩子,爱人,甚至对父母,对自己,都是抱着“很在意”,“不满意”的心态。

我突然发觉,为什么我总是能揪住孩子,家人,自己的“小辫子”(我认为的不足不好不对的地方,比不上别人的地方);总想去指责,评判;总想让别人改,让自己改;总有一个又一个的要求和期待…

因为,我的心里,因为欲望和恐惧,有着这样那样的标准,自觉不自觉的比较,然后,装满了大大小小的“不满意”。

很多时候,

不是我不好,是我觉得我不好;

不是孩子不好,是我觉得孩子不好;

不是爱人不好,是我觉得爱人不好;

不是爸妈不好,是我觉得爸妈不好;

……

我觉得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对;你需要改,他也需要变。

于是,我挥舞着“鞭子”,抽打抽打你,抽打抽打他,也抽打抽打我…

结果呢?你烦恼,我痛苦,大家谁也不舒服。

改了吗?变了吗?

也许有改变,但这样的改变,是“你要我改变,而不是我有动力去改变”。

我越来越意识到,这样总是被“不满意”驱动下的你我,大多内心自卑而脆弱,在意别人的看法。即便是很努力,但也像背负了重压一样,动力不够,后劲不足哦。

*文章里写到:

“我们还要继续做这样的父母吗?

还想将这份“不满意”继续轮回到下一代,让下一代如同我们一般活在“怕别人不满意,想别人满意”的,没有自我的人生中吗?

我想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生活,那要怎么做呢?

其实,父母对待孩子要“不在意”却“很满意”。

我们应该在意我们的父母,在意我们的爱人,而不是在意孩子,孩子何德何能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我们对待孩子可以很满意,而不是要求孩子来满足我们的欲望,或者为我们的恐惧买单。他生下来本就圆满具足,你不去打扰他,只需要给他好的环境、正能量的养分,而不是负能量的垃圾,他自然就能茁壮成长。”

*若要我们对孩子对家人,包括对自己,“不在意”,“很满意”。这需要我们放下心里的欲望和恐惧,放下那些要求和期待,不再把什么表现,结果,如何如何当成证明自己价值,面子的工具。而是去学着接纳孩子家人自己“他/我就是这样的”,去相信他/我“已经很好了”。

我知道,能够被“很满意”滋养的人,他的内心里一定是有力量,有信心的。他的生命状态,一定是舒展的,愿意主动向上长的。

经由这两段话,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也知道了方向。

我更知道,于我而言,一下子让我“放下欲望和恐惧”很难,用“很满意”的心态眼光对孩子对家人也很难。

但是,因为难,就不朝这个方向走,不照这个做了么?!

因为难,就还让自己让孩子让家人在“不被满意”的痛苦的漩涡里沉陷么?!

不不不,这不是我想要的。

那,就鼓起勇气,给自己提着醒,鼓着劲儿,让自己朝着“不在意”“很满意”的方向上走着吧。

不怕走的慢,就怕没有方向,或是有了方向却不肯走。

要记得,走一步就有一步的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