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家的春节,年味变淡了吗?
今天大年初三,该启程回西安了。
匆忙来回,满打满算,春节期间在老家也只待了三天。
这两天老家天气不错,昨天陪我妈一起,在老家村子里转了转,跟小时候的玩伴,抽会烟,聊聊彼此春节放几天假,村里许久未见的叔叔阿姨们,见了我依然热情地嘘寒问暖。只是,寒暄过后,很快就得抽身撤离。
那里是我的根,但离家太久,跟同村人,早已没了共同话题,为了避免接下来出现的尬聊局面,不如及早抽身。
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这几年农村变化挺大:
马路宽了、高楼多了、村里买车的人也多了起来。
如果不是我妈带着,自己进了村已经分不清谁家是哪家。
小时候上学,每天来回经过的那条路新修不久,宽敞笔直。现在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像我小时候那样,一到下雨天,上学就得穿胶鞋。
孩子们生活和学习条件,这些年,切切实实改善了不少。
但听说,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后,村里学校的生源就开始越来越少,越来越差。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都纷纷把孩子送到市里的中小学。
农村父母,老家离市区太远,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去市里上学,陪读需求自然上涨,市里的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对考试分数的看重,和对名校的追求,小城市一点都不落后。
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依然虚无缥缈,考试分数,任何时候都是孩子们在过年时,在亲戚家人面前抬头挺胸的资本。
写到这里,刷了下微博,看到一条更新:
我问爷爷,这年,为什么越过越没有年味了呢?爷爷说,不是这年没有年味了,而是现在过年时,最快乐的人,不是你了。
心有戚戚焉。
这次在老家村里,看到的景象,不仅仅是马路更宽汽车更多,相比往年,春节放鞭炮的家庭都少了人很多。
据说,是因为现在对鞭炮的购买条件越来越严格。
春节没了鞭炮声,年味就淡了很多。加上现在的小孩比我们那会金贵,村里再也看不到玩鞭炮的小孩了。
走在村里,时常能听到从某户人家里传出打麻将的声音。一年忙到头,匆忙走完亲戚,一缺三,很快就能凑起一桌。
难得春节几日闲,打打麻将,比形式主义的走亲戚,要有意思的多。
这几天的热闹过去,陪读的家庭,陆续在开学前,送孩子去市里辅导机构上课,返程工作的小伙伴们,纷纷再次离开老家。
打麻将三缺一,都开始变得困难。
这座村庄,又重回寂寞。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859/33f1c4d850e57403.jpg)
这时代变化快,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忙,年味变淡成了必然。
这次回老家,来回也匆忙,跟不少小伙伴都没能及时见上面。
年味虽变淡,但相信感情依旧在,你们说呢?
春节期间,你老家的年味变淡了吗?大家这两天又有哪些新鲜事和感触呢?
欢迎留言,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