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想法读书

老子|第18章 国乱出忠臣

2023-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龙门村夫

【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西周初期,周公辅佐周成王,因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周公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早期曾辅佐周武王政务,后来东征伐商,克殷建周。成王时期,管叔、蔡叔勾结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公率师东征,平定叛乱,灭奄(今山东曲阜东)后大举分封诸侯,营建成周洛邑即今天的洛阳。

周公除了在军事、政治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还“制礼作乐”,是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主张“明德慎罚”,以“礼”治国,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周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损益夏商旧礼,结合周族原有的习惯,制定出的一套调整宗法人伦制度和行为规范体系。《尚书大传·康浩》记载说:“周公居摄三年,制礼作乐,周公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将大作,恐天下莫物品知也。将小作,恐不能扬父祖功业德泽,然后营洛,以观天下之心,于是四方诸侯率其群党,各攻位于其庭。周公曰:‘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然后敢作礼乐。”周公摄政期间,在继承《万》舞的基础上,主持制作了歌颂武王武功的武舞《象》和表现周公、召公分职而治的文舞《酌》,合称《大武》;洛邑告成后,为了祭祀文王,周公又主持为传统的《象》舞配以新的诗歌,制作了表现文王武功的《象》舞。“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孔子曾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对周公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成为孔子的偶像。

西周末年,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崛起,破坏了周朝原有的礼乐制度,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也是在这种形势下,时人提出了“仁”的理念。据考证,“仁”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后来发展为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侯马盟书是指在山西侯马发现的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为分裂晋中而晋国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

诸子百家中的很多学派提倡“仁”,如儒家提倡“仁爱”“仁政”,“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仁者人也,亲亲为人。”(《礼记·中庸》)墨子提出“仁,仁爱也”(《墨子·经说下》)。庄子学派则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天地》)。

“义”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带装饰的锯齿状长柄兵器,这种兵器是用在各种仪典上的礼器,后用于比喻礼仪、威仪。管仲最早提出了礼义廉耻,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见到应当做的事而不去做,是怯懦的表现。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羞恶之心是指对自己以及别人做不应当做的事(不正义)感到羞耻和憎恶。这里主要是指仁义、正义。墨子提出“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公正合宜的、合乎正义或公益的,是“义”的主要意思。而到了孟子那里,则提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把义置于了生命之上。甚至同与孟子同时期的庄子也提出:“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庄子·人间世》)

在老子看来,人们只所以提出“仁义”的概念,是因为人们早已抛弃了大道。而所为的慧智出现了,那也就随之会有严重的虚伪出现。亲人之间关系不和睦,人们开始提倡孝慈。国家动乱了,忠臣也就就出现了。“六亲”是指父、子、兄、弟、夫、妇,这里泛指亲人。在这种亲情关系中,子女爱父母叫孝,父母爱子女叫慈,所谓“父慈子孝。”

孝是儒家最为提倡的理念之一,在《论语》有很多的论述,如 “弟子入则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论语·为政》连续记载了孟懿子、孟武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问孝,孔子分别作了回答。孟懿子问孝,孔子说孝是“无违”;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孝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据说《孝经》就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子舆)写的。到元代时,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二十四孝》故事。

而国家昏乱有忠臣的故事,则典型的就是商朝的三位“仁者”,“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微子是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箕子是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比干也是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尚书·泰誓下》记载说,商纣王“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因此,周武王要讨伐商纣王。《史记·殷本纪》说:“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到周武王伐纣后,“一戎衣,天下大定。……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而万姓悦服。”(《尚书·武成》)

关于忠臣,唐朝的魏徵有一段很好的论述,记载在《旧唐书·魏徵列传》里:

(魏)徵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日:“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而历史上关于不仁不义、奸诈虚伪、祸起萧墙、奸臣与忠臣的故事也是鳞次栉比、不胜枚举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