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易传中的阴阳学说
2023-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观星河
上一篇文章讲到了《洪范》、《月令》中的五行学说,可以知道五行学说解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并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
阴阳学说就解释了宇宙的起源。起初,“阳”和“阴”也像是《洪范》中的“五行”一样,只停留在实际事物层面;到后来,阴、阳分别发展成了两种具有共相的“名”,指代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
阴阳学说就认为:阳代表阳性、主动、热、明、干、刚等等,阴代表阴性、被动、冷、暗、湿、柔等等。阴阳二道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
易经
1. 易经的阴阳观念
后来,阴阳就与《易经》从根本上结合起来。《易经》的“经”,基本成分是所谓“八卦”,每卦由三条连线或断线组成,其中的连线就是阳,断线是阴。再任取二卦组合起来,得六十四卦。那么《易经》就包含了这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所以易经具有很强的阴阳属性。
2. 易经的“数”的观念
此外,易经还有“数”的观念。因为古人通常认为占卜是泄露天机的方法,又由于用蓍草占卜是根据不同的数的组合,所以《易传》的作者倾向于相信天机在于数。
《易传》以为,八卦每卦各象征着宇宙中一定的事物。
比如
1. 乾的第一爻(由下数起)与坤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震,称为“长男”。
2. 坤的第一爻与乾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巽,称为“长女”。
3. 乾的第二爻与坤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坎,称为“中男”。
4. 坤的第二爻与乾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离,称为“中女”。
5. 乾的第三爻与坤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艮,称为“少男”。
6. 坤的第三爻与乾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兑,称为“少女”。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用易经的卦象象征万物的过程中就用到了阴阳和“数”的属性,男女即为阴阳,长中少即为“数”。
不过《易经》中并没有五行学说,所以后来阴阳家就试图用数把五行与阴阳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