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而我只想守一方田土
我请了一段时间假,刚从老家回来,回来之后就突然想回老家待着,不上班,种种地,找点事情生活。把这想法说给朋友,朋友笑笑说:你是压力太大了吗?实际点吧。当时也笑着说我该振作了,但回头想想,如果生活质量要求不太高的话,又有什么不可呢?
初三有一次英语课,老师让我们说一下自己理想。我还记得的当时前座有位学习特别好的男生诚恳的说:我想当农民。英语老师面上一僵,然后尴尬的笑笑说道:“这位同学可能表达的不准确,你应该是想当农业科学家对吧”,然后不等男生回答,就结束了讨论。此男生后来考上一所名校,考研后又听说在考博,不知道是否还曾想起自己曾经谈过的理想。
父母一辈的人大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干活,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出人投地。小时候被大人问起长大后的理想,也个个说的厉害无比。随着年龄的成长,周围的人开始告诉你怎样过更好的生活,赚更多的钱,开更好的车,住更好的地段,该怎样选择,怎样奋斗,怎样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努力,但没有人耐心的问你到底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每每谈起谁发了财,谁嫁了有钱人,做了富太太都一脸羡慕不已,谈起谁留在老家打工或者务农就一脸鄙夷。大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哪怕生活不如意,每天挤在如沙丁鱼罐头的公交车,睡在老旧的出租房里,也觉得自己比待在老家生活的人牛X。可是牛X什么呢?城市再繁华,可跟你有什么关系呢,喧嚣是别人的,你只有安静。
有一部纪录片,介绍了现代一部分逃离城市,住在山上的隐居人。有所谓的道士修行,也有普普通通的人,因各种原因选择远离喧嚣,只是想安静的生活。记着采访城市居民对此看法,有人理解,也有人质疑。我想,住最好的地段,开最好的车,无疑是让大多数人羡慕的,但是没有人规定所有人都要以此为目标的生活,都要努力的奋斗,努力的挣钱,努力的让自己看起来高贵。我们常说梦想无贵贱,其实生活也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太多的欲望,只是想懒散的生活,没有所谓的远大志向,不想改变世界,不想奋发图强,不想三点一线得按时上下班,不想看老板客户脸色,只想睡到自然醒,想吃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想素面朝天的在田间忙活,只要温饱就可,难道不可以吗?
回到说农村生活,现在的农村也不再是几十年代前的样子,当然我也只是说我的家乡,大部分家庭都通了网络,也建了很多生活小区,有大型超市,也有很多娱乐。农忙时大家一起农忙,农闲时各自找点事情做。有的生活在小区,有的还是住在老院,院子收拾的很漂亮,外围一圈蔷薇和竹子,里面搭了葡萄架,种了果树和很多花,一年四季,风景不同变换。各家都是熟识,相处起来也随意,你来我家串门,我去你家打牌,这家做了蔬菜饼,送了些,那家炖了红烧肉再给送些。如果没有太高的生活品质要求,完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写到这,突然想起之前看的一部日本电影,《小森林》,就是讲述一个叫市子的女孩回到乡下生活的一年四季。电影清新又缓慢,台词很少,人物也不多,大部分镜头都在记录市子做食物的过程,夏天酿米酒,冬天烤红薯,自给自足。不论市子是因为什么选择回到乡下生活,逃避或者是厌倦城市,我想在一个人骑车在林间飞行,在田间挥汗,在雨后的清晨看看到满眼的绿色,也算令人向往的生活。
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守着一方田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其实,我知道,这是最难的一种理想生活,人有太多的欲望,因此止步,也因此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