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大学生活随笔散文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不随便做这件小事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63人  精读君

01

“真的很烦抠字眼钻牛角尖的人。”学妹小倩发过来一句吐槽的话。

晚上,小倩跟几个朋友聚会,本来聊得挺开心的,因为有个朋友突然纠正她的发音用词,让她瞬间连说话的心情都没有了。

小倩很难区分“l”跟“n”的音,有一段时间还特意训练过,但有时候说得快了还是会混在一起。

大家都能听得懂,本来也没什么,偏偏遇到这个较真的朋友,指出小倩读错了。

小倩正说到兴头上,被这样的小事打断觉得很不舒服。

后面又聊到一个话题,小倩想说一个词,一时间卡住了,就用了另一个词含糊过去。

这个朋友立马就指出,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吧,我觉得说XX比较合适。

后面小倩干脆就尽量不说话了,免得达不到对方心中的精准用词,被没完没了地纠正。

跟这样较真的人相处,真的很累。除非你是在课堂上讲课,否则没有必要刻意去纠正别人语法用词上的错误。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者,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于是想纠正他人。

而所谓纠正,其实是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对方。

从被纠正的一方来看,就是别人不能容纳自己,自己的言行被否定,自己被别人排斥。

叔本华说,在和别人交谈时,要克制去纠正别人的冲动,尽管我们这样做出于好心。因为想要伤害别人很容易,但是,想去改善别人,即使没有阻挠,那也是很困难的。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说教,而且,即使你是对的,你也无法纠正那些错误的人和事,因为人和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别人有自己的意志,不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别人,不使用语言暴力伤及他人。

学会变纠正为理解,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不随便评论和纠正别人,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02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这本书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小呆的人请了一位室内装潢师设计家里的窗帘,等设计完成之后,他发现窗帘的费用实在高得有点惊人。

他的一个朋友来家里玩,看到新窗帘,随口问了下价钱。得知价格后,这个朋友毫不掩饰自己的吃惊,太吓人了,我觉得你是被骗了。

虽然朋友说的是实话,但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像个容易受骗的“冤大头”,小呆开始为自己辩解,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贵有贵的道理,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

次日,另一个朋友来访,与第一个朋友不同的是,他对那些窗帘赞不绝口,还说自己要努力工作,争取也能够买得起这么漂亮的窗帘。

这个时候,小呆的态度和昨天截然不同,他老实承认,这个窗帘我买贵了,真应该事先问好价钱。

很显然,第一个朋友的行为是一种消极的纠正,会让被纠正的一方感觉难堪,产生抵触情绪。

小呆原本也没有什么错,只是因为没有遵循朋友的意志。因此,两个人产生冲突,把问题从“是非”引向“尊严”也是难免的。

率直地纠正别人确实过瘾,但如果不合时宜,就有可能被认为是想通过纠正别人来突显自己的能力,只会浪费口舌。

纠正别人是一门学问,也需要注意技巧,否则只会弄巧成拙,凭空给自己添麻烦。

就像诗人波普说的,你在教人的时候,要好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就好像被人遗忘一样

先了解对方为什么这样做,表示尊重和理解,然后不着痕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我有另一个想法,不知对不对。假如我错了的话,希望你纠正我。

人的眼睛只看外面,总是很容易看见别人的缺点。

但是,善待别人的缺点,纠正自己的偏见,不让别人觉得难堪,才是处世之道。

03

之前网上有一个段子,甲方说,用PS太不专业,设计师都是用Photoshop的。

同学小Q之前就经历过一次类似的事情。

一次,她跟一家公司合作,完成初稿后,她把方案发给对方,并留言:已发E-mail。

对方负责人回复,请发邮件,不要发E-mail。

小Q没有解释,而是按照对方的理解,把措辞改了一下,之后的合作顺利进行。

她说,遇到这样的事,她不会刻意去纠正对方,因为这是一名设计工作者的自我修养。

如果不是原则上的对错,不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就没必要揪着无关紧要的小事不放。顺着对方的意思,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帕斯卡尔说,当我们想要有效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后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犯的错误。

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方式。遇到问题时,难免会意见相左。而且,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对的,很难愉快地认同别人的观点。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花时间去纠正;也不是花了时间,别人就会因为你的观点,变成你希望的样子。

意见不同时,我们不必刻意相融,但也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纠正他人。

教养的另一个原则:敬畏,意即:承认世界的不确定性,明白个体力量的渺小一个懂得敬畏的人,就不容易陷入傲慢与狭隘之中

克制自己不纠正别人的错误,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自我控制的自律能力。

04

生长,不是纠正别人,而是完成自己

我们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去纠正别人,但有必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

连岳说过,对他人的私事不关心不介入,允许他人的道德观、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将消除世上90%以上的烦恼。

当你想纠正别人时,可以先自我反省有没有类似的行为。

对于那些你不能理解的事实,试着接受和包容,不要轻易去批评和否定对方。

对自我进行纠正,对他人多些包容,才是最好的修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