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圆融洞彻
2022-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Ann_ma
预习原文
《答南元善》(1526年)
主要内容
情顺万物而无情,是怎样的境界?
思考题
痛苦与烦恼,完全可以消除。为什么?
第二部分 背景简介
1526年,先生五十五岁,在浙江。
南元善,名南大吉,字元善,陕西渭南人。曾担任绍兴郡守,修稽山书院、翻刻《传习录》。因得罪朝臣,被免职归乡。
第三部分 原文学习
彼其或从好于外道诡异之说,投情于诗酒山水技艺之乐,又或奋发于意气,感激于愤悱,牵溺于嗜好,有待于物以相胜,是以去彼取此而后能。及其所之既倦,意衡心郁,情随事移,则忧愁悲苦随之而作。
果能捐富贵,轻利害,弃爵禄,快然终身,无入而不自得已乎?
夫惟有道之士,真有以见其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澈,廓然与太虚而同体。
太虚之中,何物不有?而无一物能为太虚之障碍。
盖吾良知之体,本自聪明睿知,本自宽裕温柔,本自发强刚毅,本自斋庄中正、文理密察,本自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本无富贵之可慕,本无贫贱之可忧,本无得丧之可欣戚、爱憎之可取舍。
故凡有道之士,其于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而取舍爱憎也,若洗目中之尘而拔耳中之楔。其于富贵、贫贱、得丧、爱憎之相值,若飘风浮霭之往来变化于太虚,而太虚之体,固常廓然其无碍也。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
进其文艺于道德之归,变其气节为圣贤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