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旭读书笔记记录📓

《了凡四训》读书笔记📓

2017-09-20  本文已影响39人  圣人之学_姜朝旭

        2016年11月份的一次,我在喜马拉雅上搜索有关孝的录音带时,可能上辈子积德行善了,《了凡四训》白话版录音带出现在了我的生命中,我每天晨跑的时候都听着这卷录音带,满满的幸福感,书中特别强调命由我作,善恶报应的道理,对于一直以来都坚信因果报应的来说,更容易接受此书的智慧结晶。此书共分为四个部分,非常地感人肺腑。现在就来分享第一部分。

                                  立命之学

        了凡先生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要他放弃考功名,而去学医。学医一方面可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可以救人,并且精通一门学艺而成名是父亲一直以来的愿望。有一天,了凡先生在慈云寺遇到了孔先生【算命先生】,他帮了凡先生算了命,告诉了凡先生他可以考起功名,并且他应该在官场,但是在五十三岁的时候他就会离开这个世界,并且没有子嗣。从此以后,了凡先生每次考试的结果都跟孔先生算的一模一样,独有一次领廪米的时候出了问题,了凡先生开始怀疑孔先生为自己占的卦,但是最终领到的廪米跟孔先生说的一模一样。于是,了凡先生相信了命由天定,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开始消极沉溺,不思进取了。【念念不忘、烦恼无尽。如果能追溯到烦恼妄念产生的源头,你定会会心而笑,因为原本是空无一物,庸人自扰之】有一次,了凡先生以出贡的机缘而进入京城,然后去栖霞山拜访了云谷老禅师,他跟云谷禅师提起了孔先生给他算的卦,云谷禅师听了后哈哈大笑,他对了凡先生说,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他自己设定的,福也要向自己来求。相信通过弃恶向善、修炼自我、广种福田,一定会有所回报,得到你的愿望【向内求】。从此以后,了凡先生就开始行善积德,发愿要行善3000件。

        大地虽然脏乱,但它的沃土却能生长作物。水太清净了,就没有鱼能够生存;人过于苛查,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和追随者。【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上天不过是按照每人原本的福报来进行,哪里层经加过一丝一毫的注意。记住,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凡是说灾难与福报听天由命的都是世俗的看法】。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福祸都是自己行业的果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不可能种下的是小绿豆,而渴望它长成大西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君子即使是处于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心存敬畏,不敢造次,越隐秘的是越容易显露,越细微的事越容易显现。再此,云谷禅师给了了凡先生功过格,就是要记录好每一天所以你之善,所以行之恶,一丝一毫都记录在案。【如果行善之心真诚恳切,那么一件事便可以当一万件事】。纵然命里富贵荣华,飞黄腾达,却要常作落寞之想,因为只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才能长保荣显而不致召来祸端。对待他人要想着如何急人之几,对待自己要时刻防止心生妄念,要守本分。在此,朝旭提一下五伦八德及十义。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改过之法

        从一个人的行事可以看到其福报或者灾难。福报要来临的时候,看其人的善行就可以预先知道了;灾祸将要来临时,看其人的恶行也可以预先知道,而现在想要获得福报而远离灾祸,没有说行善积德之前,必须先改正自己的错误❌【吉凶祸福现有预兆,无论个人、家庭、国家,都是有预兆的】。善业梦感召善果,恶业能感召恶果,无计业【的话善非恶的中性业】,对以后果报不起作用。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时间到了,它肯定报【量变必定引起质变】。现在,很多人在能力上丧失了,特别是智慧方面,就是因为心乱了,被迷惑了,所以要把心上的障碍去掉,恢复心地得清净,消除业障,要从修清净心开始,因此在没有谈论行善积德之前,必须先改过,将自己的心真正做一番洗刷,改过是积善的先觉条件。发誓改过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生发出羞耻之心。当今社会,有太多的人偷偷做了不义之事,还以为别人不知道,面无愧色,一天天沦为禽兽,自己却毫无觉察和意识,而有的人则是沉溺于世俗感情,被贪嗔痴三毒所蒙蔽。【无羞耻之心乃人生最大的侮辱】。

第二、要生发畏惧之心,天地在上,鬼神是没有办法欺骗的。释迦牟尼佛说,他有两个弟子:一个是从不犯错误的人,一个是知错能改的人,所以,肯改,能改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一定要生发勇敢之心。小的过错就像肉里有刺,要赶快剔除;大的过错就像被毒蛇咬了指头,要赶快斩断手指,不能有丝毫迟疑。

然而人的过错,有从事情本身改正的,也有从情理上改正的,还有发自内心改正的【根治的最好方法就像要斩除一棵有毒的树,直接从根部斩除,何必拘泥于一根树枝一根树枝的去剪呢,改过的最上之策就是调治内心】。在此,了凡先生指出了两点面对别人过失或者错误❌时应有的态度。

1、从情理上分析,理解并原谅别人。

2、自省。【每天检视可以拉近你与梦想之间的距离】。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绝对不可以忽略真相,逃避过错。如果发生改正过错,在明处需要好朋友来提醒,在暗处则需要鬼神来证明。

你是谁?你应该做什么?

                                积善之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时间到了,它肯定报。一个人的善恶行为,会在后世子孙身上得到报应,而风水的好坏,关乎着人的吉凶祸福。【天】对施仁之人恩赐幸福,对暴虐凶杀之人怒降灾祸。凡事从自身找原因【我是一切的根源】,并不对别人求全责备。

        如果只是做善事而不推究做善事的道理,就自认为自己在行善事,那知反而却是造孽,白白浪费了一片苦心,并没有任何好处【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辩】。

        何为真假?对别人有益就是善,对自己有益就是恶。如果有利益他人那就是公,为公的就是真的;有利益自己的就是为私,为私的就是假的。另外,发自内心的也是真的,沿袭他人的就是假的,还有不求任何回报而行善是真善,为了某种目的而行善的是伪善。记住,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见其现在因。总而言之,一句话,做有益于别人的事,是善;做有益于自己的事,是恶。

        何为端曲?

        何为阴阳?凡是行善事却要别人知道,就是阳善,而应善事不让人知道,那就是阴德。人有阴德,上天会有福报;人有阳善,会享受世间名声。

        何为是非?

        何为偏正?好心办坏事为正中偏,坏心办好事为偏中正。记住,对不良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何为半满?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心的满、半并不在于布施多少金钱,而在于心意的虔诚与都作为衡量标准。

          何为大小?志在天下国家,善事即使很少,其福报却会很大;而如果只在自己身上,哪怕善事很多,其福报也不会太大。

        何为难易?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就要从难克除的地方做起。

          随缘去济助众人的事情,其种类非常地繁多,这里结局了10种: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这里讲一下布施与敬重尊长,依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付出什么,你就可以得到更多,将财物舍掉,内可以破除你的吝啬之心,外可以救人于危急,何乐而不为呢?什么是尊长呢?除了父亲、兄长、国君、长官之外,还有哪些年事高、德行高、职位高、见识高的人。每做一件事,不要以为尊长不知道就肆意妄为。每惩罚一个人,不要以为尊长不知道就作威作福,这些方面是关乎阴德的。

                              歉德之效

        古人讲: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当他谦虚的时候,福报就来了,反之,当他起傲慢心的时候,灾难离他也就不远了。福有福的根源,祸有祸的先兆。了凡先生讲,凡是上天要使某个人发达的时候,在降福之前,先打开他的智慧,而锋芒毕露的人则会带来灾祸。

          最后,朝旭用一句座右铭来结束此篇读书笔记【太好了,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在了我的身上,由让我成长了2000%,凡是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