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以后读什么?” 孩子语文成绩好坏的分水岭,就藏在这个问题里
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较广的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 温儒敏
语文,越来越成为中小学教学的重点和标杆,这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而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语文学习的几个要素当中,阅读首当其冲,成为大家最为关注和重视的一件事。
教育专家和一线老师都知道:阅读,首先需要量的积累。孩子没有基础阅读量的支撑,所谓阅读技巧、速度、能力、效率等,都是空谈,更别谈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了。
因此,部编新版语文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教授明确提出,课内阅读只是杯水车薪,语文学习光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他说,语文学习“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较广的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我们从教育部历次发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可以看到,如今一线教学对于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新课标的课外阅读总量要求如下:

可是,家长们肯定会发愁,这将近15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该如何具体实现呢?孩子们在课后到底应该读什么呢?为了帮家长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专门邀请全国多位一线教师,组成了阅读帮帮团,请他们为大家寻找和推荐能够满足小学生基础阅读量的好书。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阅读帮帮团有了第一个答案,发现了一套非常优秀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读本。这套书的书名就非常吸引人,也精准地切中了大家的需求,叫做《放学后读什么?》这是由“文坛祖母”冰心题词、全国少儿优秀报刊《作文指导报》主编的一套小学生精品课外读本,共5册。那么,它能解决“放学后读什么”这个难题吗?我们对这套书的内容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

可以看到,《放学后读什么》的确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一些独到的解决方案:
1.一套书包含305篇基础阅读篇目,可以基本解决小学生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占小学阅读总量要求的三分之一。

2.小学生应该读什么,喜欢读什么呢?《放学后读什么》包括古诗、童话、寓言、故事、美文五大种类,完全符合我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种类。

3.读本选文都是从《作文指导报》中精选出来,做到了精中选精、优中选优,达到了作为范文的要求。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优秀报刊,《作文指导报》在全国报刊质量评审中一直名列前茅,并且连续多年压中中高考作文题,深受几代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内容上完全值得信赖。
4.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王洪应、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甘其勋、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定远、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余映潮、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程翔……强大的专家指导和选编团队,让这套书在满足基本阅读量之外,还可以给孩子丰盈、雅致的阅读体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定远老师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向小学生们推荐《放学后读什么》:“这套丛书在阅读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基本上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有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阅读认识体系。这就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内容,使他们常读常新,充满新鲜感。”
特级教师、江西南昌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陈春香老师也十分喜欢这套书,她推荐说:“《作文指导报》系列图书为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乐趣,必将激发他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从小树立学语文、爱语文、用语文的志趣。”
我们来简单一览这套书的内容和特色吧:


这么好的一套书,大家应该怎么用呢?一线名师、河南商丘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斩棘老师建议,对于那些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这套书可以按照一定计划,每天回家自主阅读一至三篇;老师和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诵读出来,日积月累地培养孩子的中文语感;如果老师还能够针对文本辅以阅读思考和仿写的具体要求,那么对于孩子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肯定更有益处。
好了,这次阅读帮帮团的推荐就是这样了,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