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心城』我所愿意接受的一个“浩劫”
『1』
勇气,做人做事的一种特质。它是以个人的智慧、素质和能力为底蕴的一种“势能”——不可阻挡的能量,能够超越一切艰难险阻的冲击能量。何以拥有呢?只能说是长期蓄积的结果。何以蓄积?于文明中蓄积,升腾。
『2』
一本书,是怎么来的?一个人写出来的。“我怎么写不出一本书来呢?”这个问题很好,是个好问题。
写作,是创造的一种。形象地说,是一种“建筑”。写一本书,犹如建筑一栋屋宇。能不能写出一本书,恰如能不能盖成一栋房子。如是检验自己,就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了。
写作,尤其是写作一本学识性的书,最是展现了一位作者的卓越思维能力,理论架构能力,和所拥有的思想体系。因而,古代“考状元”才有一篇“申论”定乾坤。
平日是常见书籍、著作的,见之视之能够思想到这样的问题就好——写作,最考验一个人的“思想资源”占有量并灵活运用的能力。
『3』
谈到写作,就不能不讲阅读,他们是“一家人”,或者说是“一体的两面”。读书的最要害何在?不在于“求知”,重在“长见识”,要害则在于“获得方法”——思维方式,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作为方法,特别是著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方法著作成这样一本书的。如此,读书才能成为“能力的获得”,而不仅是“知识的拥有”。
『4』
著史,需要史才、史学和史识。
这是“专业话语”了。何止是“著史”呢!个人要成为“超拔的雄才”,表现出“超越同侪的见识”,非凡作为于世间,亦是必须“史才、史学、史识”的。没有深厚的历史修养,谁人会懂得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立于何种根基呢。没有深厚的土壤,何以参天大树?
读史修身,一辈子人生的必须。
『5』
“一本大书就是一个灾难。”
这话谁说的,我暂且没有查询出处,但我喜欢这话语的厚重内涵,且想改写三个字来运用:一本大书就是一场浩劫。吴军博士的《文明之光》四册,就是百万字的“大书”,对一个阅读者来说,是会“浩劫”其能力的。
但我,愿意接受这样的“灾难”与“浩劫”。这该是“勇气”的一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