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有感,关于0-3岁婴幼儿安全感的建立
课听多了真的有一种顿悟的感觉,0-3岁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小凡妹一岁半,我一直在寻找和听各个老师讲的安全感的问题。最近有了点感想。
安全感,这个虚无缥缈又杀伤力极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安全感,也可以说依附关系,是儿童与其主要照料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照料者一般会是妈妈,也有可能是其他家庭成员,而能与儿童形成依附关系的必然是长期照料者,儿童主要依附的那个人。
婴幼儿(0-3岁称为婴幼儿)怎么才能和其主要照料人形成正常的依附关系呢?除了生理上食物,保暖等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要得到满足以外,还有就是主要照料者对婴幼儿的哭声和要求的反应,反应不当必然会引起依附关系失当。还有一种特殊婴儿,即蛋白质过敏婴儿,他长期处于不舒服的状态,不会感到舒适安全,就会形成过度焦虑。
如果主要照料者时而紧张,时而手足无措,婴幼儿也会长期处于崩溃的边缘。然后绝大多数孩子及成人,约90%左右都有不同程度的依附失当。
婴幼儿时期依附关系的建立会对其一生都有影响,比如自己的幸福感,人际交往,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后家庭的氛围,进而对下一代产生影响。
依附关系失常是一种怎么样的表现,是该独立无法独立,也没有独立意识,自己一个人惶惶不可终日。直接引发的是不能独立上学,怕陌生人,不敢看人,不能与其他人正常交往。浑浑噩噩度过幼年时代。
长期处于不安全感中身体的能量就会被过度耗用,大脑就会发育缓慢,影响智力。
怎么测试是否依附失常?对于婴幼儿的要求,不要立刻答复和拒绝,看他的反应,如果要求下降,那么依附正常。如果是得不到不行,那么就是依附失常。
严重的会导致感统失调,不能形成注意力,一直在不安全的状态下,去寻找自己。不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感觉,对学习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然而,没有必要去评估依附感水平。如果依附已经失当,不要再对过去纠结,改变不了过去,就从现在开始。
7岁以下的孩子和爸爸妈妈谈论的话题,都是源于右脑,是感性的。他们不希望知道答案,而是希望就一个话题与我们交谈。如果你此时用左脑的理性思维去回答,那无疑这不是他想要的。
这只是他寻求亲密的一种方式,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静数5s再开口,站在他的需求上去考虑问题。生活中不要扮演他的老师,要平等的和他谈论问题,不懂没关系,时间长了就能形成这种交谈模式。
依附关系建立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相处的点点滴滴中积累起来的,这就要看你的家庭场如何了。婴幼儿是在家庭场的潜移默化中成长的。
0-3岁的婴幼儿最关键的是建立良好的依附关系,有自我安全感,这样他的大脑才能正常发育,才能放心的去探索世界。
但是这并不是说各项启蒙不重要,一切都得融会贯通,婴幼儿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吸收。这样就需要家长们早早的布局,铺垫。
听两位大咖的课,脱离不开自由意志和内驱力。如果一个人从小自由意志就被阉割、压制、侵蚀,不能做自己想做的,那么自然不会有自尊自信。就不会有内驱力,没有内驱力,学习生活就会困难,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痛苦的人生。
小凡妹的成长过程中,她想去做一件事,如果没有危险,我都会放手让她去做。比如捡地上的东西,玩水坑,都随他去,大人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多换件衣服,麻烦一点而已。如果是一件危险的事,那么要转移她的注意力在另外一件事情上面,不要说太多不。“不”说的多了,她有一天就会反馈给你,你说什么她都会说“不”。
目前小凡妹的安全感很足,如果我要去做什么事,和她说要离开,她一般答应一声就又接着去玩了。或者她想去做的事,我不想去,就拒绝她,她一般不会哭闹,跟着奶奶急冲冲的去了。目前无论玩玩具还是读绘本都能自己去做,震惊于她的专注力。
给孩子自由,也给自己自由,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以上是我结合我家小凡妹的听课感想,更多的内容大家需要的话自行去听,就是孙路弘老师和璐瑶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