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思考(12月30日)

2023-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吴理数

本题是圆的压轴综合题,与相似有关。

首先阅读题目,分析题意。

直径AB垂直弦CD,可用垂径定理,AB=10,可知半径为5,CD=8,结合垂径定理,可知DE=CE=4,其实又可以联想,连接OD,则OE=3。


第(1),当DP=2时,PE=2+4=6,所以tan∠P可求,而要求AQ的长,想到AQ所在的RTABQ,因为AB=10,是否知道第二边,或某个角为特殊角,甚至知道某个的三角函数也行,发现有线索,于是可求;

第(2),第1问,求证∠ACQ=∠CPA,其实与第(1)题类似,难度不大,但是第2问,有点麻烦了。主要问题是y=\frac{AF}{BF} 怎么办?

于是,从线段之比去深入思考,


一般情况下,涉及到线段之比的可以想到哪些呢?首先,是相似三角形,其次,也可以想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当然也许还会想到等高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等,但是,相似三角形也好,平行也好,怎么出现呢?可能要作辅助线。同时,根据经验,也许或者最好还能够用上第1问的结论。

于是不妨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连接BC,则∠BCA=90°,同时还可以求出BC=2\sqrt{5} ,AC=4\sqrt{5} ,同时,过点A作GA⊥CA交CQ的延长线于点G,则GA∥BC,y=\frac{AF}{BF} =\frac{AG}{BC} ,如何求AG呢。

不妨考虑RTGAC,AC已知,如果能知道某一个内角的三角函数,那么问题可解,而由第1问知道,∠ACQ=∠CPA,当PD=x时,tan∠PAC=\frac{AE}{PE} =\frac{8}{4+x} ,于是本题可解。

第(3),首先OF=1,其实有两种情况,F在点O的右侧或左侧,其次ACQ的面积和CDQ的面积其实不能直接发生联系,那么,面积之比可以怎么联想呢?一是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二是同高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而既能相似,又能同高的其实只能找到一个三角形,那就是PDQ,PDQ∽ACQ,PDQ与CDQ同高,于是本题可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