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晚教育类节目一点思考:陪伴——家长最好的教育方法
每年的春晚都有关于教育类的节目,而且教育的目的各有重点,有让孩子走上社会独立生存的,有告诫孩子不要追星而活出自我的,有陪伴孩子一起走过青春期的......
比如2018年的小品《真假老师》,父母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出国做生意,而上高中的孩子在家自己管自己,方便面碗一摞一摞。老师要家访,孩子为了“迎合”老师,租保洁员当母亲,“迎合”老师的问题。而父亲回来时看到这一幕,非但没有反思自己教育的缺失,反而出口责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是演员贾玲最后道出“陪陪孩子吧,教育最好的就是陪伴”惊醒了父亲。
对春晚教育类节目一点思考:陪伴——家长最好的教育方法2019年春晚《占座位》又一次引人深思,节目内容讲述的是小学开学,几位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占“C位”的故事。演员们抓住家长的现行思维---为孩子争取一切有利资源!虽然争取的方式让人“捧腹”,但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笑过之后怀有更多思考。
几位家长来自不同岗位,有打工者的苦苦挣扎,有工薪阶层的力争最好,有来自于上层的深邃且别人无法理解的孤独......演员的逼真表演,引来观众阵阵大笑。然而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其节目内涵却投射出家长隐形强加于孩子的压力而引来的一番不必要的争纷。
对春晚教育类节目一点思考:陪伴——家长最好的教育方法家长为什么在开学第一天家长会上要给孩子占最“好”的座位,以至于互相掐打,他们真的是为孩子着想吗?他们真的是为孩子争来了一次变“优”的机会吗?
或许他们只是一厢情愿,只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只是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于孩子,从而想借助孩子而改变人生轨迹的一种假象。
如此种种,不难看出,在现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有着空前的焦虑感。
前一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中国的家长都怎么这么急?孩子刚会说话就急着让背古诗词,刚到三岁就急着让学习拼音,还没上学就急着挑学校、挑班级、挑老师,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又急着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问其原因“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初衷只是想让家长做好当前的家庭教育。然而什么是当前?却被家长提前到了空前的当前,从而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提前学习未知。如果家长方法得当,对孩子成长也许有点影响。一旦方法不当,却导致孩子提前厌学。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家长为孩子可以舍弃一切,并“努力争取与别人家一致”的投资。总觉得“爸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好”、“让你上奥赛班就是为将来高考做准备”......殊不知,孩子心里真正需要什么,家长们却不知。
就像小品中父母千方百计为孩子选最好的座位,却不知道孩子已升级;父母处心积虑地为孩子争抢“学霸区的”座位,没想到孩子喜欢“舒适娱乐区”。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状?归根结底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一些家长盲目跟风,忘了自己也要学习,与孩子一起长大;一些家长盲目崇拜,忘了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存有不可复制性;还有一家长盲目指挥,自己不甚了解还要指手画脚,认为学校这也不对,老师那样做也不是……
而面对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他们却不知;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怨天忧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十年前,还没有放开二胎政策,家家都是独生子女。有一次组织孩子们进行社会活动,问小朋友有什么理想?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什么科学家、医生、教师、舞蹈家比比皆是。而唯有贝贝小朋友说“我想生个小弟弟!”引得的小朋友前仰后合一阵大笑。
我问他“为什么想生个弟弟?
孩子不假思索地说“陪我玩!”
后来我才知道,贝贝的父母都在医院上班,上班时时要倒班,爷爷奶奶又住在乡下,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特别在周末,遇到父母倒班,常常都是各种玩具陪着贝贝度过。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正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玩耍的时间,却因父母上班不在家,而与玩具为伴,与孤独为友!
记得在小品《真假老师》中,演员贾玲说“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
然而,在现实当中,很多父母忙着做生意赚钱,忙着应酬,忙着加班晋升......然而,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不是一味的责怪孩子,就是一贯的埋怨,埋怨教育体制,埋怨学校,埋怨老师,而很少反思自身的问题。追其原因就是,在现行的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做个好家长。
有人说“当家长是一种‘职业’,一旦从事这个职业,就终生不能辞职,切要24小时全天候在岗。”
身为父母,不能只顾着上班、挣钱,而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最好的陪伴,成为孩子最好的听众,最好的玩伴,最好的朋友。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满足条件。
其实,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身上,都有其父母的影子;同理,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家庭教育的缺失。
《真假老师》带给大家最多的思考是: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而且是真正的陪伴。《占位子》带给我们更多反思是:家长的陪伴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多和孩子沟通,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盲目的给予孩子,也不是成人强加于孩子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
家长对孩子的陪伴与沟通,不是简单的陪孩子坐一坐,说说话就可以。而是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倾听,多与孩子互动,多与孩子交朋友,时时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听到孩子的心声,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成为孩子的模范榜样,才能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
教育孩子是家庭中一项“系统工程”,在每一个阶段,家长都有着重要作用。但这个作用不是提前为孩子做好一切,而是要尝试着做孩子的手足、朋友、知音。
花开四季,带孩子走出家门,一起徒步,一起爬山,一起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傍晚时分,和孩子相拥阅读,一起欢笑,一起感叹,一起吟诵,一起找到书中的乐趣;哪怕一日三餐也围坐一起,一起品尝,一起唠嗑,一起共享日子的平凡……
慢慢的你会发现,只有家长真心的陪伴,真诚的对话,才是孩子最需要的良药,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助力飞翔!
对春晚教育类节目一点思考:陪伴——家长最好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