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樊登读书会读

非凡精读-《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读后感

2023-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咸看

     

樊登读书会-非凡精读

      这是一本非鸡汤的高级人生技巧哲学指南,作者基兰·塞蒂亚是麻省理工学院终身哲学教授。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副标题是成年人的哲学指南,成年人生活中没有容易,常常在想曾经的选择是否正确,对未来的畏惧大于期待。作者针对大家渴望重新选择来获得想要的生活的情况,在书中为大家展示了怎样学会坦然面对错误的选择,发现重启人生的可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关系会更复杂,家庭和自我需求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对此,我们会产生扩大财富,扩大营收的利己主义想法,来抵抗生活压力。而本书中,作者却提出了“利己主义悖论”,利己主义是为自己利益服务才会感到幸福,相反的则是做到无我,必须要关心你之外的事物,不能只计算自己的利益得失,才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量。作者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讲怎样追求个体本身之外的不朽事物,即“实践”,“技艺”,“理论”。“实践”指的是政治伦理活动,调节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考虑就是实践的考虑;“技艺”是普通不涉及人际关系的工作;“理论”是不涉及人际关系的研究性工作。而当做自己真正喜欢又体现创造力的事情,让自己的业余时间开心,并想办法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上,就会增加自己的幸福量。

      年龄增长让中年人有了自己独特的错失感,丰富的人生经历会让人更多的思考前面的人生道路走的对错与否,即曾经损失的其他选择,人们有时候会有种年轻选择多而中年选择少的错觉,进而产生中年危机。但是作者则认为,不能纯粹的因为自己在某个时间有过很多的选择权,就认为这是自己的黄金年代。实际情况是很多选项并非是自己喜欢的,这样的选项可以说就是虚拟的,和未来的走向也没有关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沉迷空洞的选择性中,会增添烦恼。

      而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的困扰是觉得工作不合适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否合适这个职业。此时我们会感受到“悔恨”,那是一种按照常识判断就能确定自己之前的选择有错误。面对这样的情绪,作者提供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坦然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强迫改变过去;二是面对现在的情况为自己找一些快乐的事情,不让自己陷入循环的痛苦,和过去妥协。

      最后,作者还提到了人到中年,面对的死亡的阴影,它给人带来的感觉更多是恐惧。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死亡让人怕,但是永恒也是苦涩的,它让人会失去人生的意义,而死亡则让人能感受到有限的人生的积极内在。

      总的来说,我们回到过去也不会变得更好,当时的选择就是最符合当时情况的,我们则要学会接受过去,享受当下的时光,不过多考虑过去,也不过分担心未来,把偏重结果的人生重心转移到过程上,活在当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