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进 文 苑犁 布 德 文

智者与惑

2020-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馨语

两千年前,孔子曾说过“智者不惑”,而在同时代的苏格拉底却说:“我只相信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人作为有智慧的动物,有明辨事理的能力,但我们却始终做不到无惑,这也并不代表着我们不是智者。

我们存在的世界大致分为两类:  一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另一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世界。

在物质的世界中,智者能比较容易的对事物做出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事物是相对客观却也不一定是非黑即白的。

智者的“智”,体现在他们有自己的法则,这些法则是适应社会生存规律的,是可以变为普遍规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即便是从来也没有遇到过的难题。这使他们拥有了不惑,或者说是快速将惑变为不惑的能力。
在精神的世界里,情况则变得相对复杂、多元。智者知道自己的判断是主观的,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通过感性认识的感觉,知觉与表象利用理性认识对客观的事物进行进一步推理与判断,使自己主观的与相对客观的认识将惑变为不惑,他们明白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这时他们的“智”,就表现在了他们的不过分,较真但不钻牛角尖
智者的不惑是在其认知范围内的不惑,而在这浩瀚无垠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探索者。智者们不会满足于现有的不惑,他们热衷于发现惑并将其解决。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他们要始终保持着对世间世界万事万物的好奇,对一切产生“惑”。

因此,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却是相互包容、映衬的。智者对上自宇宙、下至微小的物质都了然于心,知晓其运行的基本道理,拥抱着好奇心,秉着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态度解决疑惑,这样才会越来越“智”,剩余的“惑”越来越少。

孔子、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方式阐述了智者与惑的关系。它启发后人在“惑”中要找到不惑,在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贴近智者,理性的活在这个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