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使人学习/思考/成长晚安小白猪

自律使人学习,《鬼谷子·摩篇》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7人  846ef2612b44

早起第九十九天

原文: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 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 ,是谓塞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 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 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 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 ,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 ,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 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宜也。喜者,悦 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 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 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 能任之。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 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 ;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 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事誓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 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 :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译文:

所谓“摩”,是通过外在表现揣摩内心的一种办法;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是揣摩实情的主体。揣摩实情有一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都是保密隐藏的。根据对方的意愿暗中进行揣摩,探测对方的真实想法,其内在情感就会与外在表现相呼应。内外相应,就必然有行为表现。所以达到揣摩的目的之后,就要悄悄地离开,也就是隐藏起来、消除痕迹、隐藏外貌、掩饰实情,使别人无法知道,这样就能把事办成却不留祸患。在此处揣摩对方,而要在另一处观察对方的表现,顺应事物规律,使我方“揣摩”能在对方的身上应验,这样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

古代善于运用揣摩之术的人,就像拿着钓钩到水潭边上去钓鱼一样,投下鱼饵,就一定能钓到鱼。所以说:“按照这种法则行事日渐成功而别人却没有察觉,率兵打仗日渐获胜而别人却不感恐惧。”圣人在隐秘中谋划行动,所以被称为“神妙”;成绩日渐显现,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被称为“圣明”。所谓“做事日渐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暗中积累德行,老百姓安居乐业,却不知道获得利益的原因;在于暗中积累善行,老百姓遵循服从,却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所以天下人称之为“神明”。“用兵日渐获胜”的秘诀,在于经常不用进攻的手段进行战斗,不消耗人力物力,老百姓不知道为何邦国臣服,也不知道有什么畏惧,因而天下人把他们比作“神明

采取揣摩的方式,有用平和交流的,有用义正词严的,有用欢喜讨好的,有用愤怒激励的,有用名誉引诱的,有用行动逼迫的,有用廉洁感化的,有用信誉说服的,有用利益诱惑的,有用谦卑夺取的。平和就是使对方平静,正言就是直言不讳,欢喜就是使对方喜悦,愤怒就是激怒对方,名誉就是提高对方的声誉,行动就是逼迫对方执行;廉洁就是用清廉感化对方;信誉就是用信用使对方明智;利益就是使对方有所收获;谦卑就是用谄媚讨好对方。这些方法,唯独圣人能够运用。众人都拥有,却无法取得成功,那是因为他们运用不当。因此,谋划策略,最困难的就是周到缜密;进行游说,最困难的就是让对方言听计从;处理事情,最困难的就是必须成功。这三个方面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所以说谋划必须周到缜密,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心心相通的人去游说所以说结交亲密而没有裂痕。要想事情取得预期的成功,就必须遵循合适的法则。所以说客观规律、行动方法以及有利时机三者要相合。说辞要使人听从,就一定要与对方合情,所以说合情才会被听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类别:把柴草投到烈火中,干燥的柴草首先燃烧;往平地倒水,湿润的地方首先湿透。这是事物性质相同产生相应相趋的现象,在情势上也是这样。这就是说内心的反应与外在的表现相呼应,也是如此。所以说,按着事物的不同特性加以揣摩,哪有不呼应的呢?顺着游说者的欲望进行揣摩,哪有不被听从的呢?所以说揣摩之术是唯一通行的方法。那些能够根据事物微小征兆,就能立刻采取行动的人,不会错失最佳时机,成功之后也不会居功,天长日久定能化育天下。

理解: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揣摩为一体,今天才发现原来揣摩两字是不同的含义,”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这是揣情的根本宗旨。“摩”意为揣摩、体会,指反复观察对方,以推测实情,是“揣”的一种具体方法,换言之,“揣”是要通过“摩”来实现的“揣”是分析、探索之术,“摩”则是顺应、符合之术,二者之和就是“揣摩术”,就是通过别人表现出来的情况去了解他们掩饰的情况。若想成功的“揣情”,就必须顺应对方的心意,而“摩”就是如何顺应对方心意之术,只有通过对话和观察,从对方的表述和行为中悟出对方的意愿,而后顺着对方的意愿展开,如此一来,双方的“话匣子”就被打开了,只要话投机,就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内情打下了基础。

那么,应该如何成功地顺应对方的心意呢?

鬼谷子认为:“用之有道,其道必隐”,所以首要条件就是要隐秘,不能暴露自己的意图。其次,要知道隐微之道的关键,即“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成事无患。”总之,“揣情”和“摩意”的规律,都是秘中成事。古时,善于运用“摩术”的人,善于独立思考,能辨察对象的内心欲求,他们就如同湖边垂钓的渔翁一样,投饵藏钩、稳健自得,鱼必上钩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是因为熟知“摩术”的具体运用方法万事从“隐”。顺应对方不可直言不讳,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暴露任何蛛丝马迹。圣人谋事非常隐蔽,神不知鬼不觉,事情就办成了,还不会留下任何后患,这就是“摩术”的高明所在。由于圣人是从道从德之贤者,因此他们在事成后,即使旁人受惠无穷,也无法察觉其原因所在,因为人们无法识破他们的谋略。

如果揣不出对方的实情,就要进一步试探对方,通过对方的反应了解实情。文中列举了十种“摩”的基本法则,即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只要恰当地运用这十种法则,再把规律、技巧和时机紧密结合起来,灵活运用,随机应变,根据对方的情感、秉性进行试探观察,将心比心,将事比事,把握良机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够驾驭他人,不过这法则的运用需要时间的沉淀。

其实,“摩”的行为方式也是有规律的:首先要顺着对方的话题阐述,找到对方感兴趣的点,断然切入,而后再顺着对方话题,阐述符合对方心意的观点,从中观察对方的实情,把握对方的内心,一旦揣测到对方的真实意图,就要立即制定岀相应的策略,并将其准确实施,这样就一定能够办成大事。

总而言之,运用“揣摩之术”的关键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符合对方,巧妙隐藏自己想法,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以免事成后留下后患,虽然听起来很腹黑,但是社会险恶,我们都曾想过上大同社会。

2018年7月3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家政平台创业者 

混沌学员/94后/骑行者/终身学习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