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语文”
今天想和朋友们聊一聊关于“大语文”这个话题。 所谓语文应该分文“语”和“文”两部分,“语”即语法知识和生字词,而“文”的部分则是指文学和传统文化。
以前我们的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机械的把语文这门学科僵化的认为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多认识几个生字。有的人会认为既然语文老师一定不会有不认识的字,这种看法是对语文这门学科认识的偏见,从而也导致大部分人对语文不重视,认为语文虽然不好得高分,但也不容易得低分,毕竟都是中国人,谁还不会说中国话,认识中国字? 于是乎,大部分家长都不怎么重视语文的学习,或者认为语文的学习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几天阅读课或者写作课就能太短时间内提高的事情,其实这样的理解都是大错特错的。语文的学习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是不可能像英语和数学这两门学科一样在短时间内通过方法和技巧能够突击成功的。
也许对汉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可以多默写几遍生字词在短时间内掌握,但是对文学部分的学习、欣赏从而形成自己的主张与见解的过程是需要慢慢熏陶与积累的。当我看到有的机构打着说跟所谓的名师学习几节课之后就能教会学生写出漂亮的作文这样的广告的时候,忍不住想反问一句:“难不成你们是想把现在的孩子都教会写八股文吗?” 只有套路没有思想。
既然“语文”两个字都包罗万象如此深奥了,为什么还会有“大语文”这个概念呢? 我理解的大语文是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 这四个方面的,所谓文史哲不分家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辉煌文化的国家,诚然故纸堆中有很多是不能与时俱的糟粕,但经过时间洗礼而流传下来的更多的是精华。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在思想上就建立一个大的宇宙空间与历史架构,把语文的学习放到宏观的历史背景中去。
通过对诗经,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的学习,了解到为什么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会产生这样特殊形式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唐朝时,诗歌达到鼎盛,而到了明清时期流行的是小说,为什么在同一个朝代,初唐的诗会以山水田园风格为主导,而到了盛唐出现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李白 ?这些都与每个作者所处的历史时空有怎样的联系? 他们在当时为什么会发出那样的感伤? 这些都是和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历史走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对整个历史背景的认知。
时势造英雄,每一个历史人物,伟大的作家与作品都和他所处的历史朝代融为一体,从而也产生了伟大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这些财富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的,当读到“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吴王勾践的故事时,孩子们自然就会懂得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暂时的失利并不算什么,只要有恒心与毅力,有志者事竟成。
当学习《史记》时,我们了解到司马迁为了李陵仗义执言而遭受宫刑,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选择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而选择坚强的活下来,勇敢的去面对,从而成就了伟大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成为后世典范。这种直面挫折的勇气激励着每个人,从而内化成自己内在的信仰与坚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
所以从历史与哲学的角度来讲语文学习是一个从小就应该开始重视的系统工程,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我们更应该重视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与领悟,多读,多写,才能拥有自己的写作文脉自成一体,形成发展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作为炎黄子孙只有继承了与发展了自己的母语文化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