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书馆千钻公会巢湖文海

不拿别人当出气筒——舒生读《论语》第一百零九

2020-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舒文shuwen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名宰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一世是对有名的搭挡。德国当时会强盛,不但是俾斯麦这个首相行,同时也因为有这个宽容大度的好皇帝。威廉一世回到后宫之时,经常气得乱砸东西,摔茶杯,有时连一些珍贵的器皿都砸坏。皇后问他:“你又受了俾斯麦那个老头子的气?”威廉一世说:“对呀!”皇后说:“你为什么老是要受他的气呢?”威廉一世说:“你不懂。他是首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下面那许多人的气,他都要受。他受了气哪里出?只好往我身上出啊!我当皇帝的又往哪里出呢?只好摔茶杯啦!”这就是那时候的德国能够那么强盛的原因。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弟子里面,谁比较好学呢?孔子说:以前有个叫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可惜短命去世了。现在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好学的人了。颜回是孔子的“第一门生”,后世将他排在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尊称他为“颜子”。颜回十三岁就跟着孔子求学,可惜身体不好,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朱熹注说他死于三十二岁。后有人考证他死于四十一岁,大约在公元前481年至公元前479年之间。古人把病死、战死等非正常死亡叫做“夭”“殇”,汉代的说法是“不幸死”,颜回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算是英年早逝。

孔子这里提出了好学的两条标准: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看上去简单,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迁怒”是为什么事发怒,就对什么事发怒,不把那怒气撒到别的地方或别的人身上。也有人说,不迁怒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只在自己身上找理由,不在别人那里找借口,不把过错推到别的人身上。其实道理类似。但“迁怒”是却是人之常情,因为一个事积累的情绪,很容易就迁移到另一个事上去了。所谓“君子任道,小人任情”,就是这个意思。君子按照道理来处理人和事,不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变,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普通的人,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心情好的时候啥都好说,心情不好的时候,随时随地找出气筒,找人找事发泄,谁碰上算谁倒霉。不要以为人的修养会随着身份地位的提高而提高,很多身居高位者一样是情绪的奴隶,我想每个当过下属的人,都深有体会。

历史上有名的“迁怒”的例子比如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举了不少“怨天尤人”的例子。一个人到了困难的时候怨天,这是普通的事。说到“怨天”,如韩愈所说的,一个人“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这是自然的现象。“尤人”,就是埋怨别人、诿过于人,反正是“我没有错”。古时平民文学中有一首诗说:“作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像这样,天作哪一种天才是好天呢?作天都难作,何况作人?所以一个人为朋友效力,受人埋怨,是难免的。尤其领导的人,受人物议,更是必然。

每个人都能义愤填膺地举出很多“迁怒”的例子,比如,领导因为前一个事没做好,或者有个问题没处理好,发了通火,正在气头上。你冒冒失失就拿着自己的方案或材料去找他汇报,那多半是难以有好结果的。如果你进去后,领导能心平气和与你交流,那恭喜你,遇到一个修养很棒的好领导。如果你进去一看,乌云密布,那就得悠着点了,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了,否则,自己辛苦的结果可能是当了个受气包。领导不好选择,就只能自己察言观色了。

说到“迁怒”,还有个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迁怒”的对象往往是自已的家人,是最关心、最爱护自已的人。有人大声疾呼“请别把好脾气都留给陌生人,而把坏脾气都留给身边最亲近的人!”可是,这也是人之常情,有人这样回答“因为人们往往对陌生人不抱有多大的期望值或者过高的要求,但是对亲近的人期望值太高,希望他们怎么样怎么样,有一点达不到自己的心里标准就很容易产生失望感,慢慢的就会变得不耐烦脾气不好,应该是这样吧。”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开口伤人之前,先喝口水吧”,是的,不要把自己突发高涨的情绪的坏脾气带向你最亲近的人,那样会让一个爱你的人的心变得千疮百孔。

所谓“不贰过”,就是同一个错误不犯第二遍。这个也是很难很难做到的。“人之过也,各与其党”,每个人身上容易犯的错误,就像刻在基因图谱里面一样,今天做错了,也知道了,明天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会这样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真是通往圣贤之路,能做到的不成圣人都难。陈毅元帅说毛主席最大的优点是“不贰过”。毛泽东自己给出的答案是,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孔老师把好学的标准之一定为“不贰过”,指向的是行为,知道了但没做好,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就要努力改过来,切记体察的功夫要到家,吃一堑长一智。

华杉老师在解这一节的时候,专门提到了组织的“不贰过”,恐怕比个人修养更重要。如果说个人想做到“不贰过”很难,那组织或团队却完全可以做到“不贰过”,而且一旦一个组织能做到“不贰过”,这个组织或团队将是十分强大的存在。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团队中有一个人犯了错误,让大家都知道、都警醒,不要以为“一人生病,全家吃药”是反面的,在团队中是好的方法,就看你怎么用。每一个错误都是一场血淋淋的警示教育,那么这样的团队进步将会飞快,这种“持续改善”会让团队变得强大。

其实,这一段孔老师给出了好学的标准,也说出了学习的本质。学习,不是学知识,而是学“学习学”。学正心养性,学成长成熟,这才是人生的大学习、大学问。所以孔子的弟子中他认为只有颜回能达到这个标准,而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式的苦学,恐怕算不上“好学”。

不迁怒是学以正心,是知;不贰过是学以致用,是行。知行合一,是为好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