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充满爱国精神的现代版红楼梦
《京华烟云》读后感。
历史,在教科上只是时间、事件冷冰冰的符号堆砌,没有情感诉说,只有所谓的客观陈述。一次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间经历无限曲折,而这些却无法一一记录,也许只有叙事小说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传说中的学霸有多可怕?林语堂先生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原本想把《红楼梦》翻译成英文,但因为《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与当时差异很大,所以他自己耗时一年写了一本全英文的《京华烟云》小说,类比红楼梦,讲述曾、姚以及牛三大家族的兴亡,将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庄子之说融入故事中,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本书于1938年至1939年著作而成,书中的结局也基本与实际时间相契合,小说从义和团运动讲述到全面抗战这近40年的历史。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木兰二字更显高雅。木兰出场便给不俗之态,“妙想家”总是有奇思妙想,识龙骨,晓诗书,懂礼仪,思想开明。
木兰自然也少不了姚思安父亲的谆谆教导,不迂腐,在古典文化中滋养的现代女性,与孔立夫引为知己(也有男女情愫,虽后来成为妹夫,在立夫锒铛入狱后,冒大险与立夫深夜相见,互诉衷肠,与司令官斗智斗勇)。
书中前部分木兰在读者心目中是这样一位高洁女子,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书中的中后期,在木兰为人母之后,才突然使人意识到木兰也毕竟是凡人,同样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随着时间线的不断拉长,时间来到了大女儿阿满惨遭枪杀,同时立夫锒铛入狱,使得木兰心身俱疲。母爱、昔日知己情愫,面对乱世,在上流社会的罗网中彻底落入凡尘。再将时间拉至全面抗战,南下逃难,在收养沿途孩子,抢救中华民族之血脉,在看到人民群众对军队的欢呼,再大的灾难,人的精神都能克服。
她眼前的光景改变了,内心也改变了,融入到一般老百姓中。姚思安先生静坐而得,木兰此时也有了相同的感悟——民族危难之际,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姚思安先生是最清醒的,一生追求自己的道。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姚先生正是大隐,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几近于道。
姚先生崇尚庄子,由对子女的无为教育可见一斑,不强求,顺其自然。与姚家联姻的曾家是末世官家,显赫的家庭身世,却是旧俗忠实的卫道者。立夫与木兰心心相惜,互引为知己,他们谈天论地,论古通今,志趣相投,可姚先生并没有将他们做媒,反而是曾家荪亚与木兰结为连理。
起初,我看到这一情节的安排,心中是不太满意的,觉得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更合适,也许这也是我的价值观。木兰的妹妹木兰莫愁同样的知书达礼,大家闺秀,被姚先生许予立夫。但随着情节的深入,更觉得姚先生的思想之深。
立夫的出场,给人不卑不亢,学识渊博的感觉,他与木兰的相互欣赏更是难能可贵。国家危难之际,他撰文抨击安福系枪杀游行学生,让人不禁联想到鲁迅。
不过孔立夫的性格莽撞,终究还是惹来了杀身之祸。全家人东奔西跑,上下打点,才使得他幸免于难。在这里我看到了姚先生深谙性格互补,立夫的执拗性格与一腔热血与木兰类似,两个过于追求精神契合而忽视现实生活是非常恐怖的。
莫愁,她对于原则问题绝不让步,对于立夫一再涉险她毫不松口,坚决让他离开政治,做普通的学者,没有莫愁细心的将“可能作为证明是国民党或是共产党或是反日分子”的文件书信收起来,取而代之的是生物科学著作与实验仪器,立夫估计早已身首异处,所以说姚先生给立夫和莫愁的婚姻安排恰到好处。
在印象中,荪亚是个胖子,一个单纯的胖子。他与木兰的结合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但他们相敬如宾,心思单纯,反而正适合过日子。从木兰与莫愁的婚姻安排深感姚先生的良苦用心。
姚太太死后,姚先生出远游,寻道,在七年后重回姚家。晚年,他对中日态势的清楚认识,劝说素云永远记住自己是中国人,他似乎看透一切,一切又是那么的顺其自然。道的思想贯穿姚先生一生,空空而来,空空而去,顺其自然,此生无憾矣。
小说中还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古典美人曼娘,新婚之夜丈夫去世,孤苦守寡三十年,收养子阿瑄,末了日军侵犯,守身自缢而亡。
姚先生生前说道:“如果曼娘也觉得中国应该打日本,那么中国就可以打了。”众人默默无语,不知为何一定是曼娘,而不是其他人。
在我看来,曼娘代表的是坚守贞操隐忍的古典女子。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的女子都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时刻,国人自然当自强,才能免于亡国灭种之痛;
读到这里以及后来阿非宝芬夫妇、陈三环儿夫妇、木兰的儿子阿通(以及死去的女儿阿满)和莫愁的儿子肖夫纷纷为破碎的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时,我感到热血翻涌,甚至觉得倘若自己也处在那个时代,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祖国出一份绵薄之力……
这本书在文体上确实如同简化版的《红楼梦》(红楼梦的人物关系比这复杂的多),但拿来展示中国却有大大的不同。
《红楼梦》用一个家族的兴衰寓意着清王朝的没落,就好比夕阳;而《京华烟云》则用三个家族的命运对比,显示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如同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