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中的M0/M1/M2到底是个啥?
M0、M1、M2这几个名词,经常能够在财经新闻中看到,从新闻大意也能看出这几个指标还是对经济、对股市、对通货膨胀都有一定影响的。但是这几个指标到底具体是啥意思呢?我们来通俗的解释一下。
M0、M1、M2本身是货币金融里的专业名词,用来衡量货币供应量,只是所指代的货币范围不同。
首先,这个字母M,就代表货币,即Money。
而数字0,1,2呢,分别指代三种不同范围的货币,跟数字大小一样,它们所指代的范围:M0<M1<M2。
M0指的是流通中的货币,流通的意思就是不在银行里的,指的是银行体系以外的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个人手中的现金之和。
包括纸币和硬币,也包括我们在非银行,如支付宝里面的钱,但是不包括信用卡这种授信的钱。
你去银行取钱,那么M0就会增加;你去银行存钱,那么M0就相应减少了。
所以,M0是流动性最好的货币。
M1指的是狭义货币,是在M0的基础上,再加上银行的活期存款。这里只算活期存款(我国目前只计算企业的活期存款,不计算个人的),因为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因此流动性也很高。
M1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购买力,M1的增加和减少,对国民经济生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般国家如果调控货币供应量,基本都是调控M1。
M2指的是广义货币,它又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期存款和储蓄构成。也就是不管活期定期,都加起来。
M2又叫“准货币”,因为定期存款和储蓄不能直接变为现实购买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变成活期就能成为现实购买力了。
从上面的定义就能直接看出,三者之间是有包含关系的,那三者到底怎么影响社会经济体系的呢?
首先看M0
M0越高,说明流通中的现金就多了,货币在社会中流动起来,就说明有更多的钱在民间运转,我们普通人手头宽裕,消费也会增强,老百姓经济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实说的也很形象。
再来看M1
M1由于加上了企业的银行活期存款,因此它反映的是社会的现实购买力。
M1高,代表普通民众和企业的资金宽松,消费能力强,同时消费者信心增加,经济活跃度提高,会带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上扬。
反之,M1低,则资金紧张,消费能力弱,消费者信心不足,经济活跃度也不足,股市和房地产必然受到负面影响。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央行放水会导致股市上涨,主要是调节了M1。
因此,M1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对于股市和房地产有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并且对货币变化有放大效应。
最后看M2
M2不仅包含M0和M1这种流动性资金,还包括一段时间不会动的存款和储蓄,也就是说,M2还包含着潜在购买力。
M2通常用来指代总的货币供应量,它的流动性最差,但是可以直观地看出来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压力的状况。
M1和M2既可以同时增长,也可以互相转化。
如果大部分人每天花的多存的少,那么M1的增速更快;如果大部分人每天存的多花的少,那么M2的增速更快。
如果M2增速超过M1的增速,这说明企业和民众大都将资金以储蓄的形式存在银行,货币流动性减少,导致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就相应减少,特别是实体经济里面有盈利可能性的投资机会在减少,货币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堆积在金融体系内,这无疑将影响到投资继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而如果M2增速低于M1的增速,说明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可随时支付的流动资金较大,货币流动性增加,企业和民众交易活跃,消费意愿强烈,各类资产的收益率走高,个体盈利能力增强,经济景气度自然上升。
企业的活期存款也可以变为定期,定期存款变为活期;同样我们普通居民也可以将储蓄付款给企业,企业也会将钱发给员工。
如果央行放水,那么M1和M2会同时增加。
而如果M1和M2都快速增长,说明货币在银行信贷体系中循环得很快,供需两旺,企业再投资意愿很高,经济发展火热。
以后,我们在新闻中看到这几个指标的时候,就能大致知道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性是充裕还是紧张、经济是景气还是萎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