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也是一种成长
在过去的教育传统下,小学教育确实过于注重知识的细节,并且不太容许孩子犯错的机会,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就知识教育而言,小学阶段的任务不应过于繁重:学写汉字,掌握简单的计算,其他科目的掌握程度并不那么重要。如果基础概念正确,一时的计算错误可以在初中后纠正过来。偶尔写错字虽然有点麻烦,但也无需要求完全没有错误。曾听过这样的故事——“孩子第一次月考作弊,抄同学的答案,问他原因,他说老师要他们认真作答,会的题要写下来,不会的题也要用心思考。他不想让老师觉得他不认真,怕考卷没写完,所以遇到不会的题就向同学求助。”成年人受到社会规范的限制,面对各种规矩时,往往认为只有一种正确的理解方式,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并不理解所有的规范,因此他们还保持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其他理解方式。所谓的"犯错"有时只是他们对事物有不同于成人的理解,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智力低下,更不意味着他们固执。给孩子一些犯错的空间是有益的,只要不过分放纵,他们反而能够更自由地在与成人互动中获取知识。如果完全不给他们犯错的机会,会让他们变得过于紧张,无所适从,甚至过度焦虑,或者变得被动、死板。在我看来,小学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仅仅设定在"知识学习成果"上,比如掌握多少汉字,解答几道习题,而应该设定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对知识的态度"上。培养孩子们主动阅读的愿望、克服困难的能力、自主搜索资料并找到答案的能力,比起背诵知识和熟练运用知识,更具价值。很多人只关注小学教材的简化和减负,然而减轻学生的功课负担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和时间尝试错误,在大人要求的规则和期望之外,探索一些可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并逐渐培养他们对待书本和知识的健康态度——学习是否能够让生命更加丰富、更有内在价值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孩子们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