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达人榜婚姻育儿剽悍牛人进化营运营学院

0623读书感悟:你知道分离焦虑吗?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13人  蒋双双

这是日更第四天读书感悟:《儿童行为心理学》

孩子一岁后,有一天他自顾自的在玩耍,我去房子后面拿个东西,当我刚走到屋后时,就听到了孩子焦急的叫着“妈妈,妈妈…”我以为孩子发生了什么意外,连忙跑过去问怎么了?他不说话。后来连续几天,只要不看到我,他就会大喊大叫,好像发生了不得了的事情。

后来通过读书学习,才知道原来孩子出现了分离焦虑。孩子出生到一岁左右,他的吃喝拉撒,只要哭泣妈妈就会帮他解决,这给他一个错觉,认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突然有一天他在需要妈妈时,突然发现妈妈不在了,这让他以为再也见不到妈妈了,于是就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就会撕心裂肺的哭泣。

孩子在一岁前就会产生分离焦虑,但到1~3岁这段时间达到巅峰。全职抚养宝宝的家长们会有很深刻的体会,只要孩子醒着就会特别粘人,无论是洗澡或者上厕所都会一直紧紧跟着,隔着门听到声音都不行,还非要看到人才可以。

宝宝的分离焦虑是一种成长现象,但是,情绪波动太大,对宝宝的成长不利,也影响大人的心情。那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呢?

001做好分离缓冲

在出门前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会儿,说“妈妈要去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去跟奶奶玩几个小时,妈妈就回来了!”“妈妈去上班,去赚钱,如果宝宝不让妈妈去,妈妈就没有钱了,就不能买宝宝爱吃的东西了。”

提前跟宝宝说明,让宝宝心里有数,就不会觉得妈妈不要自己了。妈妈和宝宝分离时,不要有留念,因为当孩子感知道妈妈的内心需求时,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依恋,他会像受到“鼓励”一样,更容易闹情绪。在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时,妈妈把孩子交给老师,如果不及时果断转身,这会让孩子哭闹的更凶。

002巩固宝宝内心安全感

在幼儿园,我们能够观察到,有些孩子在妈妈离开时,会伤心难过的哭一会,随后就很快恢复,自顾自的玩耍;有些孩子,他平时不经常黏妈妈身上,能够很好的和妈妈以外的人玩耍,妈妈不在的时候,他也不哭不喊找妈妈。

这些宝宝,他们的安全感建立非常好,发展心理学认为,在0~2岁得到舒服的照料和有规律的满足,他们就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形成消极品质。

因此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世界,我们作为家长要在孩子0~3岁时,给足孩子信任和安全感,这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