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能更“自私”一点吗?
我一直忘不了小时候姐姐给我烤鸡腿吃,咸甜可口,妈妈做不出这味道,姐姐偷偷告诉我她加了蜂蜜。
我和姐姐的童年相依相偎,很幸福。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带给我一种浓浓的、化不开的酸涩,那是一种无法说出口的情绪。我深深的体会剧中人的左右为难,我甚至希望姐姐更“自私”一点,为自己考虑更多一点。最后姐姐的选择电影没有给我们答案,可能这也是导演的深意,最终的答案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找、去体会。
弟弟是个被惯坏了的熊孩子,他不知道因为他的到来,姐姐吃了多少苦,父母让她装瘸子,并且还把她送到姑姑家,在姐姐的心里,那时候父母的做法无异于将她遗弃,冷漠的种子,在那时种在了姐姐心里。
但只有4岁的弟弟完全不懂,这个被宠惯了的孩子可以肆无忌惮的朝姐姐吐口水,撕碎姐姐做的早餐,踹姐姐的电脑,甚至当着姐姐的面宣告:爸爸说家里的一切都是我的,你也要听我的。
冷漠了这么多年的姐姐,其实是很脆弱的,她心里一直有一口气,对父母的责怪,对弟弟的恨,一直煎熬着他,所以当弟弟跟她耍横、无理取闹的时候,她并没有纵容他,她打过弟弟,把弟弟随手丢给路人,甚至在她的脑子里一直想遗弃弟弟。
我想当弟弟说出那句“我只有你了”的时候,姐姐的心应该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不再是一贯的冷漠,那一丝血脉亲情,应该触动她了。但是女孩被迫撑起两个人的人生,有谁为她想过?她也有她的人生,弟弟不是她的责任!传统的中国女性被责任和义务压了的许多年,难道不该有一些转变吗?
父母的不负责任,给姐姐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两难的抉择,选择送走弟弟将面临的深深的自责以及亲戚朋友的无端指责,而如果不送走弟弟,那么她的生活不确定性太大,一个20岁的女孩抚养一个4岁的男孩,任谁都能想出这其中将要面临的有多困难。
就像姑姑,她是上一辈的姐姐,她面临着同样的抉择时,选择了弟弟,她为弟弟付出了一生,放弃了学业、放弃了事业、放弃了所有的机会,只为着守在弟弟身边照顾他。
然而在她经历了一生的放弃、委屈和不甘时,她所做的一切,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包括亲生女儿对她都没有好脸色,亲戚朋友更是认为她做的都是应该的,没有人觉得她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人问过她想要什么?
这样的姐姐活得太委屈,被一些卫道士拿道德捆绑了一生,而这些人只会动嘴,真正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一个个躲得远远的,那为什么还要在意他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