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梦红楼第三届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经典阅读书评征文大赛新生优秀书评展第三届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经典阅读书评征文大赛新生优秀书评展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红楼梦》080416241朱雨晴

2017-05-13  本文已影响1083人  梦工厂之八戒

        是夜,心有郁结,而不得其发。天地苍茫,我又该何去何从?偶然瞥见那翻开的红楼,翻了几页,竟然情不自禁地悠游于姹紫嫣红大观园之中。

        无可奈何之天,满怀寂寞之日,温柔富贵之乡,烟柳繁华之地,如痴如梦,如歌如醉。

        大观园之女子,个个才情卓越,有知书达理、明于世故的薛宝钗;有多愁善感、但不失倔强,敢爱敢恨的林黛玉;有娇憨活泼、开朗豪爽的史湘云;有远大目光、聪明能干的贾探春;有恪守封建道德、端庄大方的李纨;有高洁孤僻、充满雅洁之气的妙玉……大观园女子众多,但性格迥异,好似涵盖了世间所有的女子。身为大观园中唯一的男子贾宝玉,不知其作何感想?

        “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之间的对立仿佛是贯穿整本书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她们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倾向。薛宝钗一再规劝贾宝玉重视仕途经济,而黛玉则从不在宝玉面前喋喋不休,说一些“光宗耀祖”之类的“混账话”,如果说薛宝钗代表的是封建思想,那么,林黛玉代表的一定从叛逆思想出发,她希望自己的爱情化为一股叛逆力量,能够冲破封建社会的枷锁,而这一点,她与贾宝玉在精神上是契合的。老奸巨猾的薛姨妈极力在宝玉面前编纂“金玉良缘”之说,又给黛玉讲述“月下老人”之事。

        目的无非是想让他们两人把自己的爱情交给老天爷决定。可故事发展并不如薛姨妈期望的那样,即便宝玉做梦,也大声疾呼:“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即便薛姨妈说的多么真,黛玉也发出了“重这邪说不重人”的强烈抗议。

        《红楼梦》六十三回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钗艳压群芳。牡丹花开,任是无情也动人。说是“动人”,也却“无情”。她是属于这滚滚红尘、碌碌尘世的女子,她深谙“淡极始知花更艳”的道理,用小惠笼络刁钻刻薄的下人,在王夫人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知书达理,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就连偷听坠儿和小红的私语也要栽赃嫁祸给林黛玉,她就是太苛求完美了,就连小事也做得滴水不漏。聪明、美貌、才情、智慧,她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也就是诗情画意了。她的诗文里太过完美,以至于完全看不出十几岁女孩子应该有的多愁善感,儿女情长。“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讽刺小人针针见血。但是,我想,如果宝钗做了贵妃,或许是另一种场景,凭她的精明,她应该能在后宫之中平步青云。这朵艳丽的牡丹花,是静静开放在彼岸的。

        林黛玉,“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占得“芙蓉”,芙蓉花开,出淤泥不染,凌然肃立,孤芳傲世。水中之花,不占泥半分,茕茕孑立,只身大观园,来的时候没带什么来,走的时候也绝不带走半分。惋叹、伤感、孤独,也只是自己的事,原与他人都不相干。

        黛玉一生坎坷,年纪轻轻,父母双亡,外祖母终究只是外祖母。贾母虽然疼爱黛玉,最终也是替她人瞒过了黛玉,调虎离山配合宝玉娶亲。《葬花辞》绝对不是林黛玉无病呻吟的伤春之作,她无视孔孟之道“三从四德”的反动说教,追求自由的爱情,她支持贾宝玉走盘几折的道路,从不动摇。林黛玉以花自喻:“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寄托到了乱红阵阵、百花凋零上。“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何其聪慧的她早已预感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是潇湘苑的焚稿断痴情,是弥留之际的“宝玉”二字。凝结着愁而来,怀负着爱而去,她本与常人不同。爱情其实最圆满的结局,并不是我守着你生生世世,而是我为你付出的值不值得。黛玉虽然离开了,可她从未走远。

        我始终不明白为何“红颜命薄”,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这五个悲剧性女子让人唏嘘。《五美吟》还不是潇湘妃子在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桃花行》中“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憔悴的桃花遮掩住了憔悴的人,伴随着杜鹃鸟一声悲凉的啼鸣,桃花与春天同归于尽,只是寂静的窗帘上,留下了明月的痕迹。世界那么大,来过便好。名利也罢、财富也罢,我只想完成自我。

        宝钗适合做妻子,但是不适合做宝玉的妻子。她最终获得了宝二奶奶的富贵称呼,但她并未真正得到宝玉的爱。而且,假使宝玉没有出家,陪伴在她身边,但随着时间的迁移,宝玉的心只会理她越来越远。与人相处,如果一方压迫感太强,那么两个人之间很难产生爱情。人生亦是如此,它不可能跟随着你的意愿走。

        蒙田说过:“做自己的事,懂自己的心。”我在生活中其实也有点苛求自己,有时候做一件事也并不是为了要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可是就是想做得近乎完美,不让别人笑话。但是仔细想想,别人的看法对我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做好自己不就行了吗?何必要按着别人意愿走呢?现实之中,聒耳之声如缕不绝,我们往往莫衷一是。何必要在乎蝇营狗苟,最终落得个头破血流,体无完肤。别让自己的心蒙上了尘埃。

        合上书本,心已归于寂静,生命中所遇之事何其多哉!不管你是何种性格的人,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何必哀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自然有风花雪月,内心有琴棋书画。何以愁哉?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