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疯孩子你只需一步就能做到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90后是第一代正常的中国人。”很有感触,便一直酝酿着想以此写一篇文。然而今天看到一个视频,涉及00后的教育问题,我突然更想谈谈这个,毕竟他们还在成长。
“穷孩子不能穷教育”,这是中国人很熟悉的一句话,但很少人真正懂得什么才叫“教育”。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从来不缺洪亮的口号,缺的是真真正正把孩子当花朵来培养的土壤。
视频里是小女孩明显气急败坏的脸,指责着母亲的咄咄逼人,而这位母亲,不仅完全意识不到孩子的愤怒,还当作笑料录成了视频。于孩子是不幸的,于观看到这一视频的观众或许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很多为人父母的不足。
事情大概是孩子做错了事,母亲要求她认错,孩子认了错,但母亲觉得她认错态度不够好,依旧坚持要她继续认错,于是俩人发生了争吵:
孩子关房门——母亲质问为什么关房门——孩子说想静一静——母亲转而反问她今天做的事是对是错——孩子承认错了——母亲追问错了要不要改——孩子说改——母亲再继续追问该不该接受教训——孩子说应该。
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其实这位母亲问题不大。孩子既然已经认错,并愿意承担做错的后果,那么这次教育算是有效果的。但视频中伴随着母亲得意的笑和孩子短暂的沉默后,孩子表达了她的愤怒:
我既然承认了错你们为什么还要弄我?
母亲的回答是:因为你态度不端正。
孩子指责你的态度也不端正——母亲辩解回家的时候有好好问你,但你为什么一直哭?叫你伸出手接受教训,你态度比我还恶。
孩子反问这有什么问题吗?一旁一直不说话的父亲终于“补了一刀”:难道你不觉得你自己错了?
母亲于是指出你根本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孩子委屈到极点甚至用手拍自己额头说:我已经认识到错误了!那又怎么样?
母亲:那你要改啊!——孩子:我已经在改了!我已经按你们说的做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凶地对我?——母亲:哪个?哪个凶你?——孩子:爸爸不是人吗?——母亲:爸爸是在教训你,你要接受教训,你错了——孩子:可我已经接受教训了!我只是想静一静!请你出去,不要打扰我!——母亲:好,你静一静,然后写一个检讨,承认错误。——孩子:我不写!我已经口头认错了,说了对不起这三个字,对——不——起。——母亲:好,但是你不能关门。
视频在孩子直接背对父母躺在床上作结。
相比豫章书院的极端案例,这样的状态更常见于家庭,从而被忽略。
似乎母女俩是在为认不认错争执,实际上孩子的诉求只有一个:给我一点私人空间,我想静一下。
而母亲看似围绕“错误”教育孩子改正,实际上她早脱离了这个论题,她的威压在一步步升级:口头认错——打手——不允许关房门。打手是物理上的惩戒,而不许关房门就如同要将你置于监视之下,给你心理上的惩罚。
别和我说你没有打算监视她,可效果就是这样的。也别和我说什么自己是孩子的母亲,就可以不顾及孩子的隐私,如果我以爱你之名,给你装一个GPS定位仪,无时无刻不掌握你的动向,你能忍吗?
明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孩子犯错——纠正错误——认错并改正,家长硬生生扭成了逻辑上的死循环:你错没?——错了——那你要改——我改了——你没有认识到错——我认识到了——你没有,你要检讨——我已经在改了——那你态度还这么恶劣——
孩子态度恶劣的点不在于她没有认识错误,而是身为父母的你们行为不端。家长用其居高临下的态度直接忽略了孩子所有正常情绪的表达。
家长及很多成年人都没认识到自身立场的潜意识其实是:你错了,我有了你的把柄,所以你一切都要听我的,你不听我的,我很愤怒,我要惩罚你。
孩子的父母反复提及孩子的错误就是想让她因自己的“污点”服从于家长的权威,而单纯的孩子之所以觉得委屈愤怒就在于她不理解,认了错不应该获得原谅吗?你们为什么要咄咄逼人?
行政法中有一条原则:一事不再罚。指符合一个行政违法构成要件的行为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行政主体只能给予一个和一次处罚。
尽管上升到法律层面感觉有点严重,但其中的法理思维是值得借鉴的,惩罚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改正并消除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因一件事坐牢在出狱后没有其他地方的法院继续判他坐牢。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不管是口头还是笔头认错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给她改正的空间。
视频中孩子不断反问那又怎样?换个更积极的想法,其实她是在问我认错了,那然后我要怎么做?
最佳回答不是你不能哭,要接受父母的嘲笑,要继续写检讨,而是告诉她下次遇到做错的事,怎么做才是对的。否则,她唯唯诺诺承认错了又怎样?不知道怎么才是对的,下次当然只有继续错啊!当你用更严厉的惩罚罚孩子的时候,她的心理只会演变我不再这样做是因为我不敢了,而非我错了,于是总是轻易认错但就是屡教不改。
做不到尊重孩子,把她当平等的人,倾听她的意见,就别怪她态度恶劣,因为都是你逼的。小时候不敢反抗,大了就会用冷漠来报复。
什么是“倾听”?重点是“听”,而不是说,不是用过来人居高临下的态度指责你一个小屁孩什么都不懂。而是听:你说你想静静,好那你就静静——你说我们态度不端正,好吧,下次换个你更能接受的教育方式。孩子比我们单纯,所以他们更接近真理。
曾经也看过一个国外的宝宝被父亲指责后很愤怒的视频,与这个视频不同,评论下没有一个指责父母的,我不是说外国的月亮圆,而是想说为什么外国的父母就显得“更正确”呢?
也许在于,他们都没有打断宝宝的愤怒,尽管这个宝宝刚刚学会走路,还不会说话,咿咿呀呀地说什么谁也不懂,但父亲一边解释他为什么要指责他一边听着宝宝的指责,而一旁的母亲从头到尾都是局外人,也没有打断宝宝的“控诉”,默默录下了这段画面。
这就是区别吧!喜怒哀乐都是人类的正常情绪,为什么到了国内哭和愤怒就成了错误呢?甚至连关房门静一静都不被允许!
其实相比国内这段视频中的母亲,我在这位小女孩身上看到了更多希望,她的母亲真应该为她骄傲:因为她敢于表达不满,敢于据理力争,她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地希望用说理来面对问题,这比动不动就躺地下撒泼耍赖的成年人进步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