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熟易懂的保险

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2020-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晶莹剔透JY

今天上午去益田假日广场办事,整个商场人好少,除了苹果维修点人很多。现代人对科技,对链接的需求,貌似比服装高很多。

中午见个小师妹,程序员,写代码,非常辛苦,吃饭还得看表,迟到可能还要被登记,而且1点半就得上班,我记得以前我在北京上班中午是有两个小时的,现在都改了吗?她请教一些关于单位团险的问题,然后觉得门诊报销的保险比较有用,可惜,一般不卖给个人,只做团体险,除了小孩有这样的产品。原因很简单,这个概率太高,开发出来的产品费率也会很高,如果不通过团体分散风险,企业承担一些费用,一般个人会觉得很不划算,保费高,保额低。

其实,很多人不买保险理由有很多,说有一千个都不多,但是根据这几年观察,有几条比较明显:

一、不划算,觉得自己万一没生病,钱白花了,储蓄型的又觉得保费高。

二、觉得自己应该没那么倒霉,倒霉的都是别人

三、听说以前有人理赔不顺利,或者身边有人告诉你不要买,都是坑。

四、保险公司最聪明,会赚钱,代理人又赚佣金,所以,吃亏的是客户。

呵呵,现代的人虽然风险意识高了些,但是有这些想法的人也非常多。其实大家都知道风险肯定是存在的,侥幸心理也是正常的。只不过有些人愿意把它转嫁出去,有些人想自己承担,有些人只看到经常看门诊花不少钱,没看到一场大病才是更大的打击。

保险是一种公司化的众筹机制,在这个体系内工作的人其实都很辛苦,都有获取报酬的权利,并不是把你的钱直接装进代理人的口袋,就像买房,中介收费也非常正常,信息是值钱的。之前帮一个朋友介绍买房,告诉我中介费,我说,天哪,这一单就够我卖十几份保险了。保险行业为什么流动大,是因为很多人赚不到钱,不得不另谋出路,非常可惜。

所以,我经常为我还能在这个行业继续生存而感恩,感谢大家的拥有长远的眼光,一起关注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