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写悦快乐之《精进》读书笔记之努力才能

2019-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韬声依旧在路上
精进 - 图片来自简书App

关于作者

采铜,作家,2016年进入亚马逊中国年度新锐作家榜。他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剖析人们思维里的种种禁锢,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放于困惑的熔炉中反复冶炼,提炼出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

关于本书

《精进》采用了影响人生的七个关键切面,一一设计了精进的路径,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最大的可能。

努力,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才能 - 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

努力才能 - 图片来自简书App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在心理学家眼中,“才能”(talnet)被定义为“自发地重复出现且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

盖洛普公司的唐纳德·克利夫顿提出的“优势识别器”是其中的代表,克里夫顿通过对大样本人群的多年研究归纳出可能具有的34种优势,比如适应能力、分析能力、统筹能力、沟通能力、专注力、创意能力等。想要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只要填写在线问卷,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答案。它的测试结果是“自我比较式”的,它会告诉你得分最高的前五优势是哪些。而不会像智商测试那样吧你爹测试得分去和人群总体做比较,这种做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人人都有自己说擅长的,没有必要与人攀比,只要找到所能、善用所能即可。
发挥和识别自己的独特优势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它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也可以让人关注到自己优势的一面,更加自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与其用“发现并使用”的眼光去看待才能,不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才能,这就是“普遍-发展”观。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性心智”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德韦克发现,有些人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这样的人就具有“成长型心智”的特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努力或者不努力都不会产生什么改变,这样的人则具有“僵固型心智”。

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就意味着后天努力对人的改造作用可以是惊人的。

努力这件事是需要我们反反复复认真地审视和思考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我激励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努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 - 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什么是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 来自MBA智库百科

“木桶理论”可以启发我们思考许多问题,比如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让短板子达到长板子的高度或者让所有的板子维持“足够高”的相等高度,才能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充分体现团队精神。

人的才能发展是基于过往学习的积累,我们在才能上的学习积累通常显现S型曲线的特征。能力水平的提升随着转转投入的时间呈现上升趋势,经历缓慢起步期、快速上升期和高原期。

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一方面我们要照看好自己的主业,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这个领域能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事物我们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挑战是设计出来的 - 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如果不是林纳斯·托瓦兹
一不小心搞坏了自己原来电脑中的Minix操作系统,那么他独自开发的Linux系统可能就会止步于一个非常原始的版本,变成一个被早早废弃的实验项目了。

不仅对于创造性,对于学习能力的激发,有挑战的任务也是非常有效的刺激物。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原则,叫“必要难度”,通俗地讲,就是学习的时候,要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在设计挑战任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难度适应”。就是经过某个维度挑战的反复训练后,个人的能力提升到了相应的水平,这时这类挑战的难度在学习者看来就下降了,甚至进入了“舒适区”。这时就应该思考如何设计更有难度的挑战。顺着这个挑战阶梯,人就可能攀上才能的顶峰。

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 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通过实验发现,在兴趣这种内部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完成同一个任务的表现比在物质奖励的驱动下更好。

改变依靠兴趣做事的局面是有方法可循的。1)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2)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3)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当代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说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的需要,能力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人们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其中自主性非常关键,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兴趣。

精彩提炼

实践练习

个人感想

努力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努力不是天生的,不是有天赋的人的专利,我们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来提升“努力”,我们不盲从,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通过时间的累积来提升我们的内功和外功,去提升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去改变我们自以为的惯性思维,通过动态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去感受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去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我们队这个世界的爱,去用我们的兴趣改变这个世界,去创造财富,去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富裕,让这个世界多一些幸福和欢乐。我相信也坚信努力从来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每天坚持不懈的自律,而是每周渴望变化的眼神,而是每月心中的泛起的涟漪,而是每年身体的自自修复机制,我相信这会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加从容,更加开放地接纳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接纳这个不完美的自己,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变得更好。若是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