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 儒家的耻感文化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意:
孔子说:“用强权手段、法制禁令来管理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了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不但懂得廉洁是非,而且从心里归服。”
仁君治理天下,主旨是要人为善,禁人为恶。单纯地依照强权手段来治理国家,百姓可能会因惧怕这种强权的惩罚而避免去犯罪,但却不能真正认识到犯罪这种行为的可耻。而且如果一切行为只依赖于法治,也就没有了人情味。
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法制与道德并行,日常就用道德来教化引导,遇到具体的事情又有法律可依据可约束。
如同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味地斥责惩罚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孩子可能不明白具体因由而只因为恐惧害怕而不犯错,而不明白错误的原因,那么在看不到的地方或者是约束不到的时候,就容易犯错误。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讲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为什么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如此才能在根源上杜绝一些问题的发生 。
而现在的电动车上牌照戴头盔为何在这么长的时间的铺垫以后才采取强制措施,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先宣传普及在大众心理形成一种道德上与心理上的约束,以及一个心理上的接受度,如此循序渐进,当如今的强制措施一并施行时才不会有太大的抵触。两相结合达到的一个效果。
就是说得在心理基础上树立一道底线。依照孔子的理念,理当是以德治为本,法制为辅助。强权的法治容易治标不治本,还是需要由一个大众的道德准则来约束制约日常的行为与规范,让人在生活中养成一个主观的意识,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对自我有一个主动的制约与约束。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中,耻感文化其中精髓之一。儒家和法家,都非常强调“知耻”的重要性,把“知耻”做为道德的一个底限,并把“礼义廉耻”做为为人处世的根本。孟子就说过“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也有此理论,“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对这种廉耻观念在引导社会风气和制约人的行为方面的重要性都是很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