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声散文心灵之音

三观不合,不必强融

2021-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江苏阿康

庄子在《秋水》篇中云: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这段话意思是说:井中的青蛙因为受井狭小空间的局限,它无法理解大海的辽阔;夏天的虫子因为季节的不同,它无法理解冬天冰的寒冷。

诚然如此,与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相语,就像古语说的“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有句话说得好:“时间决定我们遇见谁,三观却决定了我们留下谁。”

与三观不合的人相遇,就像两条相交线,哪怕会有短暂的相交,最终也会分道扬镳,彼此渐行渐远。

有一次,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偶遇一位很久不见在企业任老总的朋友。聊到近况,我随口抱怨了几句,说自己最近负责的项目在赶进度,经常加班,搞得老腰又犯病了。

结果对方听了,竟然随口不屑道:“就为了那点儿加班费,不至于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吧?”

听了他的话,我既诧异也很难过,自己只是为了尽快完成学校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而已,谁知在这位老总的眼里,我却成了一位想获得那点儿根本不存在的加班费的财谜。

我想对他解释些什么,但话到了嘴边,我还是默默把心里想说的话咽了回去。那些话也许他根本听不懂,说了他也不会相信的。之后,我再遇见他,我再也不提加班之类的话了,以免糟心。

我很喜欢日本学人村上春树的一句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与人之间,由于各自的人生际遇和生活经历不同,这就注定了不是所有人都会与你成为一路人的,这也就用不着强求别人与你三观相合,更不必为相见不同而与之翻脸,与之争论不休。

我很赞同一句话: “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的最好方式,并不是争吵和崩溃,而是默不作声的疏离。”

既然彼此三观不合,也不能相互理解,那何必强融?还不如不吵不闹,就此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好了。

心语笔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