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6

2020-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骄傲的卜凡

今天来聊一聊众所周知的成语“井底之蛙”。

或许我们穷极生命的全部,仅仅是为了跳出限制我们想像的这口“井”。

我们会嘲笑这个见识浅薄的青蛙,因为我们知道天空远比井口大的多,可是青蛙不知道啊,环境决定了它认识上的局限,这样想来谁又不是那只“井底之蛙”呢?

我们的确无法改变某些天生的条件,比如出身,比如环境,唯有能改变的只有我们得思维和跳出井的能力,如果从来不可能了解到井外的世界有多大,又怎么可能产生跳出井口去外边看看的想法。所以其实我们生活在最好的年代,互联网让我们知道井外的世界有多广阔,而不是孤岛。

其实有时候也很讽刺,有时候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很广阔,我们还是不愿意跳出这口井。其实鸦片战争之前的一百年西方的传教士就向当时的乾隆皇帝进献过牛顿三大定律,显然之后的故事让“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成为耳熟能详的箴言。

思维的转变一日千里,能力的提升点点滴滴。

思维变了,世界也就变了,而能力的提升是思维实现的过程。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是从镇上到县区的一次跳跃,是第一次跳出井;从高中到大学,又是至关重要的一跳,是从一个城市去另一个城市,去体验不一样的风景和人文;如果有幸可以去更大、更高的天空看看,这会比隔着屏幕上的要绚丽。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跳出这口井,它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他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他刻苦练习技能只为能跳出好好的围墙,他一刻不停的努力,然后他才有机会跳出束缚想象力的围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