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书评读书

《72堂写作课》给小白的写作指导书

2018-07-17  本文已影响163人  桔子jvzi
《72堂写作课》给小白的写作指导书

1 作者简介

我这里有两份履历表。

第一份

12岁,进入中学
15岁,中学毕业,成为小学教员
21岁,开始编写国文教材
22岁,写出我国第一部童话故事
25岁,发起文学研究会
27岁,开明书店主编

第二份

15岁,中秀才,恰逢国家变法,废科举,不得已弃八股文,自学其他
16岁,入学读书,家贫辍学,返乡教书
19岁,东渡日本求学,家贫,再次辍学,教书谋生
26岁,自愿做舍监
39岁,开明书店编辑

十五六岁,在现在来说,很多人甚至还在父母身边撒娇,心里迷茫,看不到人生的路,而他们,已经背起家庭的重担,成为幼小孩子人生的指路人。

他们,一个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

另一个,也是我国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夏丏尊先生。

前者,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古代英雄的石像》,作者就是叶圣陶。

而后者,夏丏尊老先生,知道的就很少,但《爱的教育》,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那就是夏老的译本。

夏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亲力亲为。26岁,自愿请缨,去当被人轻贱的舍监,有学生背后叫他“阎罗,鬼王,木瓜,”在其马褂上画乌龟,甚至喊打,夏老先生不畏不惧,对学生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终获学生敬重,称其行为是“妈妈的爱”。

两位老先生,毕生都致力于中小学国文教育事业,和出版行业,因此,两个教育家,联合推出了这本书,《72堂写作课》。

《72堂写作课》给小白的写作指导书

叶圣陶

2 写作背景

1928年,国民党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到1937年抗战爆发,中国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现代化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提供了一个探索和讨论文化问题的环境,新文化,新运动如火如荼,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1935年到1937年间,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材料大量涌现。这本书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出现的。

3 写作受众

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叫,《国文百八课》,是作为中学三年的教材而出的,预计出六册,由于全国抗战爆发,只出了四册,共计72节,所以叫《72堂写作课》。

在前序中,商金林写道:

1935年到1937年,叶圣陶和夏丏尊,本着以“学生”和“学科”为本位的理念,出自要给语文科以“科学性”定位,和改革旧的教育方法的考量,精心编纂了这部初中语文课本——《国文百八课》。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它的受众,就是初中生。

4 内容

既然它的受众是初中生,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内容的浅显,就是普及写作知识。
本书更注重文章的形式,因而对文章的题材,或者说分类,做了详细的汇总和阐述。
什么是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戏剧,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写,都分别举例作了说明。

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它应该是当时非常系统而全面的一本关于写作指导的书,然而对于当今的我们来说,却显得过于浅显。
现在的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们,早早就接触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与那个时代,八股文刚刚废弃,而写作课堂纷繁芜杂,大家莫衷一是的情况完全不同,书中这些内容,在我们的课堂上基本上都已经学过,所以,相对缺乏新意。

《72堂写作课》给小白的写作指导书

夏丏尊

5 学习所得

然而,作为文学界老前辈,其写作经验绝对是宝玉珍珠。我从这本书上学习到两点,

一,五官调动,少用形容词

以前在淘宝客上,看其要求,也看到这句话:“少用形容词”,非常不解,看了这本书,心中有所顿悟。

比如你说“寂静”,就不如说,“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后一句话更有画面感。写作中,我们要调动起全身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去听,去闻,去感觉,富有画面感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第二,阅读要有目的性。

书中说,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不如定目标来读。

比如,学英文《龟兔赛跑》,读完之后,你却只记住了乌龟是怎么赢的,兔子是怎么输的,而对其中应学的难词难句,却一个也没学会。文章读了不少,学习却没有一点提高,这是不可取的。

夏老先生说,

读书,应该有主题的精读,然后发散阅读。
比如,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应该多了解些与之相关的内容。这篇文章的地位,晋朝文学的情况,乌托邦的思想,陶渊明这个人是怎样的?

以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为中心点,发散型阅读,你才能有所裨益。

第一节,文章面面观中,作者提出了7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文章的体裁

文章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相像或相异?此类文有何特性?其共性又是什么?

2 词汇积累

文章有哪些你没见过的词汇,它有什么近意反意词?

3 文法

文章的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结合有何特点?辨认,并说出其所以然。

4 修辞

文章对某一意思是怎么说的,这样说有何好处?

5 文章的赏鉴与批评

文章有哪些好与不足?

6 风格

与别人的有何不同?阅读有何感觉?

7 写作脉络

文章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哪是主干,哪是旁支?前后如何关联?

我觉得,这是本书最为精华的部分了。如果每个人阅读的时候,都能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何愁读无所得?!

总 结

初读这本书,觉得这本书也太小儿科了。
电脑查询了相关资料,了解了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及两位作者的生平,我对这本书有了深深的敬意。
虽然对于成人来说,它确实略显单薄,但其初衷,本也只是面对中学生而言的一部作品。其背后,是两位老教育家,对中国青少年深深的关爱与期待,对我国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倾心付出,与不辞辛苦!

向两位老教育家,献上我深深的敬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