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知为什么,最近我的脑子里,总是徘徊着这两句诗,甚至想到敬亭山去看看。无奈,敬亭山远在安徽,还是想想,玩味一番罢了。
想想,我以深情而眷恋的目光看着敬亭山;敬亭山呢,他以同样的深情与眷恋看着我。就这样看了很多年,在他眼里,我仍然是最美的女神,从不厌倦。这样的眼神,我喜欢,喜欢这种被看的感觉。
我现在面前也有处风景,是一棵枣树,一棵香椿。没有山也没有水,只有一座小小的院落,还有挂满枝头的红枣。远离不了喧嚣的都市,远离不了官场的争斗,远离不了商场的拼杀,但我仍然要享受我的风景。在这里也能找到“相看两不厌”的感觉?天天看,越看越喜欢。但这种感觉能持久吗?人真的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吗?自然的本质就是无为,就是顺其自然,不争逐胜负,不决出高低,不贪婪,不自私,人能做到吗?做不到,就是圣人也难做到,只能是累了,在院子里自我陶醉一番,实在厌倦,出去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静几天。安静的几天我也就找到了心目中的敬亭山啊。来到自然里,来品尝胜利的美酒,来抚摸受伤的躯体,然后又返回去拼杀。我们不可能与自然相亲相伴,优游林下,终此一生。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能过那种生活的人毕竟是少数。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也不妨在空闲时来体会一下与青山绿水“相看两不厌”的感觉。
一个人守着一个人多久才不厌烦呢?能让一个人终生相守的人又有几个呢?怎样才能与心爱的人长相守呢?从古到今人类吟唱了那么多动人的歌谣和诗篇,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与其说是歌颂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不如说是讽刺,一个皇帝连自己的爱人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比翼鸟与连理枝呢?去华清池看看当时杨贵妃是何等地受宠,她与李隆基确实是“相看两不厌”,天天看不厌,可大难一来,爱情与誓言化为泡影。
耳边经常回响我爱你爱到地老天荒的歌词,经常在婚礼上听到对新人的祝福,祝愿你们恩恩爱爱,白头到老,但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坚持不到白头到老,真正恩恩爱爱白头到老的人更少。如今都市的离婚比率大幅度上升,说明长相守是很难的,长相守又做到“两望不相厌”的更难。夫妻生活是平淡琐碎的,我见过许多家庭夫妻的争吵,没什么大事,都是生活琐事,但因彼此个性都强,常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斗争意识,互相不信任,从恋爱时的天天看不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到新婚时恩爱有加,到三年之期的平淡过渡,到七年之痒的审美疲劳,从看上去我的那位最美,到慢慢看不惯,如今婚姻解体的速度在加速,是社会的变化太快,外界的诱惑太多,心态的变化太奇。婚姻的承诺是什么?外貌、地位、学识、财富,这些是要考虑的,但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长相守,互相合得来,看得惯,信得过,过得去。把婚姻理想化或物质化都是不能长久的。
坐在我的“敬亭山下”,看看比翼双飞的小鸟,观察亭亭玉立的树木,看日出日落,那最美丽的的风景,往往需要我们从平淡之间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