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旅行】确立新型学习方式的实践反思 (陈年旧作)
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根本目标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是以教学行为转变为前提的,而行动决定灵魂,因此,观念转变是最根本的。然而,这种转变,岂是读几本书就能参得透的?唯有行动学习,行动反思,行动研究,坚持不辍,螺旋上升,方可悟得一二。新型学习方式负载什么内容?爆破点在哪儿?其构成要素如何开发最优化?实践中我愈发体味到:内容观、矛盾观、资源观等三个基本观念,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内核因素。
一、内容观
只重花样不顾真效的“伪自主”“伪合作”“伪探究”现象大量存在。比如:课堂上许多老师刻意追求师生互动,师生共同成长,反倒堕落成了教师对学生的百般追问;一味推行学生合作讨论,形式热闹,骨子却是溃乏实质的东西;一些课堂评价指标偏又兴风作浪——有“专家”竟专门总计课堂上发言的学生人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东施效颦之行,花拳绣腿之为,是浮浅、贫白、虚伪的,是教育成本的极大浪费,也将会挫伤广大师生对新课改的信心,萌生对新课改的误解。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后果已经产生。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偏离呢?
目的不明确实是很重要的原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此曾做了明确的阐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索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新型学习方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必须紧紧围绕“语文素养”这个中心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归宿。理解这点不难。那深层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新型学习方式所负载的内容是什么,这是最根本的,是内核,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考虑选择什么方式;否则,必然导致学习方式的“贫血”、干瘪、僵死。
新型学习方式,就好比是畅通无阻的血管,但能不能确保血管中流淌着充足新鲜的血液呢?而这种血液从何而来呢?我看,就源于阅读型互动这颗心脏。在与文本的双向对话过程中,不断地产生自己的新活的体验和认识,而这些体验和认识就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驱动下,不断地借助于其它各种交流形式流通。在流通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融汇。交流的结果又会反馈给阅读个体,促使他与文本进行更深入地互动。阅读型互动这颗心脏功能愈健全,象血管一样的各种交流才愈贲张,整个课堂教学的躯体才愈健全,整个生命的交响曲才愈强劲。建构于合作学习论框架下的合作学习论,着眼于合作,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文本间的关系(阅读型互动),恰恰被忽略了。
师生与文本之间是否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是否读出并体验文本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是否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是否读出自我,以文本来观照自身,从中受到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些老师对课文没细细品读仔细体味,没有个人的深刻体验和独特见解,就竟敢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实在可恶。我的课本常被我涂涂画画整得面目全非,但那都是学习和感悟的痕迹,处处彰显着个人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曾有学生跑来问我:司老师,别的班都学了《听听那冷雨》了,我们什么时候讲啊?我说,等我真搞懂了。你老师连自己的东西都没有,怎么指导学生学习?你自己都没被感动,你又凭什么感动学生呢?学生预习更重要。很多师生忽视这点,结果合作起来探究起来,效益就差很多。学生不预习,我决不进行指导;预习没疑问,没感触,我决不讲。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鲜明而响亮的口号:“用烂课本!”检查预习,就查你的课本,看你有没有把对文本写满划满。嗷嗷待哺,不知自己在文本中老老实实地耕耘,你就是不会学习,课堂上你就会是个局外人,很孤独。
师生对文本有了较深彻的把握,课堂上就会学习就会更主动,合作就会更积极,探究就会更有效。我们说,新型学习方式不仅是形式的,更是内容的,而这些内容,最根本的体现为精神和生命。
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中“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几句时,我先抛出自己的结论:“女人味儿太浓烈,恶心!”孩子们有点气愤。我说,我是有根据的,听我细细道来。接着,我们就一起探讨:“面如中秋之月”,脸是圆的,是光洁的,是白皙皙滑腻腻的,不是男人的脸,男人的脸是粗的;“色如春晓之花”,看来,色嫩,肉娇,还有点渺渺的香味儿,不是秋夏的浓烈呛人,这不是男人;“鬓若刀裁”,是二月春风天然而成,那么齐整,怎是男人?男人的就该蓬乱些,随便点;“面如桃瓣”,人面桃花,白里透红,怎是男人?男人的脸就要黑黝黝的;“目若秋波”,秋波盈盈,转盼多情,阴阴柔柔,怎是个男人?男人的眼要有情,但更多的是刚毅坚定。有学生与我争辩说,这是黛玉眼中的宝玉,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我质问说:“你说,黛玉能把我看得那么有女人味儿吗?不能。为何?关键是原材料。宝玉自身材料就是浸着股子女人气。——你说那个黛玉也真是的,非看上这么一个人,光看还不够,还想入非非:‘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难怪说是病态。”课后有位学生有感而发,洋洋洒洒写了篇《男人就应该粗糙些》的美文。
如果没有对文本的深入思考,没有精神和生命的涌动,会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产生具有灼热感的问题吗?我们来审视一下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的一些问题吧:
1、《祝福》中封建礼教何以如此顽固地牢牢控制着人们的思行?如何克服“看客”的民族陋习?那种险恶而无奈的人性今天是什么状态?
2、《边城》表现了优美、健康、自然的“湘西人性美”,但沈从文却说这背后却隐藏着“悲痛”,那这悲痛是什么?是什么导致这种悲痛?这是不是源于湘西人性的某些缺陷?这些缺陷是什么?综合《祝福》和《边城》,结合实际,该怎样审视人性,建构完满的人性?
3、《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不是可以考虑把句末句号改为省略号?哀之复哀,连绵至今,今后依旧哀之又哀,实有独怆然而涕下之深刻意义。
4、最新考古发现,阿房宫并未建成,只是花了两年时间建成前殿一地基而已,但为什么杜牧竟把个阿房宫虚构得如此大气精致?客观现实和艺术真实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这与郑愁予的《错误》一诗异曲同妙,然而,前者这个错误并不美丽,而是凄冷凄苦。
6、“滚滚长江东逝水……”诗多种意象与《赤壁怀古》完全一致,这是不是抄袭?抄袭与创新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7、《赤壁怀古》中苏轼最终把目光和神思投注江月之中,这与《前赤壁赋》达到一种和谐交融。江月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究竟有什么特定内涵?这对我们民族心理究竟有什么影响?
8、在《听听那冷雨》注解中提到了“王禹 ”,他999年被贬黄州,胸怀恬淡自然、随欲而安。这与同被贬(1082年)到此的苏轼有何异同?
9、《像山那样思考》除了生态价值外,还有无生命意义,那是什么意义?这与韩少功《生命》一文主题有相同之外,但如何审视这种生命等价观?
10、《江南的冬天》“冬霖寒村”,哪些地方体现了“悠闲”?在窗与远阜之间的那些杂木树林,体现了中国美学“隔”的艺术。如何理解“隔”的艺术?
11、《今生今世的证据》难道就能用“构筑精神家园”概括得了吗?如果从“虚无”的角度来思考,那将是怎样的思考和情愫?“虚无”与“虚空”有何不同?
12、《前方》一文对“家”与“前方”的选择上应处于深刻的两难境地。应如何理解两难?文化的两难的广泛的深刻性,体现在哪儿?对学生精神和价值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13、《我心归去》:“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那么,这种艰辛、劳动、奉献是不是对故乡而言?如何理解“教育改变落后面貌”这句话?
14、《我心归去》:“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美学中“悲”与“美”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唯有精神和生命的交融,新型学习方式才能绽放出最美最和谐的诗。我在《静静地流泪》一文中这样写道:
“并不是说你读透了,你就可以把活灵灵的心思传达出来。这是另种境界的痛苦与无奈。此时,一切语言是最为苍白的,我只会说:‘这个……这个……,——就是这个,你们明白吗?’能拯救你的,就只有眼前的这些孩子们。如果漠然如死寂一般,那真是天底下莫大的悲哀,反正,我那时就会从心底涌起子期何在知音无觅处的慨叹。你渴望着他们能够回应。然而,如果孩子回应说:‘是的’‘对啊’‘好’‘Yes’之类的话,我高昂着的头当即就会蔫拉下来,一个如此美妙绝伦的诗一样的现实境界,就这样被不痛不痒地挥得空空荡荡,罪不可赦。如果这时有谁大声咳嗽一下,或是俩人唧唧咕咕,你也会觉得这是对你的一种严重侮辱和挑衅(就如我正静静地写到这儿时,忽然从窗外渗进胡嚼蛮缠的流浪之歌一样)。然而,忽然你发现一个孩子的脸上激荡着一种表情,带着你无以言表的心思的芬芳,因情思交融而欢愉得有些颤抖,我敢说,这脸蛋是天底下最可亲最可疼爱的。浩渺茫海之上,已是身体枯萎万念俱灭的你,静静地躺在木筏之上,等待大海把自己舐噬……忽然,一抹岛影映入你的眼帘,你会有什么反应?这孩子就如那小岛一样,他救了我的命。什么话也不要说,什么动作也别做,慢慢去品味这幸福。如果,你发现一个又一个的脸儿,都绽放着蒙娜丽莎的表情,你就会仿佛徒然立于赤壁之上,泛着银光的浪一个又一个涌来,和着你大气磅礴的明月诗章,那种雄厚的兴奋会压抑得你喘不过气来,天底下还有比这一刻更幸福的吗?你一仰头,穹幕之上缀满了一颗又一颗的星星,那么明净,那么深邃,那么小巧可爱。星星会眨眼儿的,那眼儿会告诉你不用言传的内容。天地之间,流淌着的只有这内容。还有比此时此刻更能摄人心魄的吗?”
二、矛盾观
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一篇佳作是一个瑰丽丰富的世界,从文章学的角度来讲,它是由诸多因素构成,而诸多因素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从本质上讲就是矛盾着的,那么,辩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理清一般矛盾和特殊矛盾,从而确定一个或两个主要矛盾的焦点,这时,我们就探寻到了打开文本之门的钥匙孔。一旦打开这扇门,我们就会步入那个奇妙的世界,尽享其美,并在痛苦思索的煎熬中,获取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反之,只能远观其形,自主合作探究,只不过是隔靴搔痒而已。
有学生对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提出一种矛盾:“妪”怎么会称归有光的母亲为“娘”呢?这个问题很有深度,立刻引起每位同学浓重的兴趣,查资料,阅读相关资料,讨论,争论,撰文。有学生这样写道:
“十七岁时的归有光提起笔,忆及家境败落,亲睹亲人离去,他怎能不黯然销魂涕流满面呢?尤其是在他八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而今,在归有光的脑海中,母亲的模样甚至是模糊的,太多的往事也都是模糊的了。写自己的母亲,却无从写起,这是怎样一种切肤的愧疚啊。文中写母亲是借“妪”之口叙说,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归有光多么希望能唤醒自己脑海中所有关于母亲的记忆,哪怕一丝一点也行啊。他多么希望母亲就在身边,能够抚摸他疼爱他呀。他多么希望母亲就在身边,能亲切地再叫她一声“娘”啊。此时提笔的归有光,他怎么能压抑得了那种强烈而迫切的感情呢?于是,当他行文写到姊“呱呱而泣”时,想到母亲“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时,他已经把“妪”推到一边,把什么章法事理都统统抛至云霄外,那种感情如决堤之口不可遏抑,如惊涛拍岸震天动地,终于,在心底深深切切地叫了一声——“娘”!至情的呼唤,浓缩了他十年来一直压在心头所有的渴望,足以使令风云为之变色了。随着一声抽泣,一滴眼泪打在稿纸上,恰落在不经意间写就的那个“娘”字上。那朴素的文字,因为一种两难而熊熊燃烧!”
有的“矛盾点”显眼的,有的却深潜;有的学生独立即可捕捉到,有的则需要教师引导。比对《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有学生认为,她因不堪驱使而意决自体之前,她难道就没想到严重后果?事实上她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暂还家”,与焦仲卿就是永别。“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何其伤感!“否极泰来”,可嫁郎君,兄长相逼,然而爱誓在先,兰芝何尝不矛盾啊?说得很好,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仲卿又是处于怎样的矛盾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他身处妻母之间,一是爱情,一是孝道,自是忧愁煎迫:惊悉爱妻要出嫁,他一是怀揣坚贞的爱情,一是面对爱妻的“变节”,他就在两难之中作出抉择——“独向黄泉”的。在他自缢之前,他还是两难的:年迈老母今后怎样生活?可活着,又怎能和兰芝在一起呢?我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忠贞的爱情与封建家长制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甚至可以推开讲,——个人的忠贞爱情和整个社会文明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个很深刻的问题,自然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寻觅矛盾点,在矛盾的夹缝中挣扎,幸福的战栗,那么,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将是自动自发而又高效的。
三、资源观
从一定意义上讲,改革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刻的改进革新,基础教育改革就是针对传统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一种变革,新型学习方式的确立不容回避地要从这个角度来实践和反思。
传统资源配置方式,呈现资源分布分散、资源利用粗放、资源发展相对滞后、解决单向低效的特征,已严重阻碍了教育意识的整体提升,已严重束缚了整个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室内,一个教师面对着五十多学生,如何分组合作,实施新型学习方式?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共设置了八个学习领域,每个领域又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对此,现有的资源配置状况能承此重任吗?种种“伪自主”“伪合作”“伪探究”现象的产生,某种程度上不正就是因为资源配置的束缚吗?
新课改的目标追求都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不可避免地产生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资源配置相对落后,新理念的实施和体记也难以有新的更大的突破,甚至会严重挫伤实施者的信心。我们发现,新课改已取得的成果,多是留停于观念层,而实践层面却多出于教师的自发,不成系统,多限于局部和表面,相对滞后,而就是已有所突破的观念也因相对滞后的实践而难以更深刻更丰富。旧有的资源配置观念和方式是与传统教育相匹的,新课改若要实现历史性转变和突破,就必须寻求与之相配的全新的资源配置观念和方式。
新课程改革就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构建形式灵活、追求教育实质的立足校内放眼校外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而不能只拘于课堂。抛却狭隘的教改意识,擎起全面的统筹观,不断配置和发掘教育资源,是提升整个教育意识的内在需要。而通过这种资源配置和发掘得以提升的教育意识,又会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新课改要追求学生完整的生命价值,真正让教育回归人性化,实现协调而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就需要解决教育存在和教育意识之间深刻的矛盾冲突。激活现有资源、发掘新资源、整合所有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契机,同时也是严峻挑战。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但是意识又具有不可限量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在进行新型资源配置的实践探索中,我们还要对“人”反思。
教师以真情真爱与每位学生进行坦诚的沟通非常重要,而沟通中的不失时机的适宜的鼓励则至关重要。陆子惠爱写作,功底也非常扎实。我常向她索要她的近作来读,是她忠实的读者。她阅读写作热情高涨,佳作迭出,令人惊叹不已。有学生常在读了一篇课文后就写首诗给我看,我就抄在黑板上全班欣赏,结果,每个学生都主动写诗了,所以就有了《三峡诗评》《现代诗评》等。
教师要勇于“下水”。要求学生用烂课本,教师你要先用烂课本;要求学生背诵,教师你要先背诵;要求学生写作文,教师你也要写。要鼓励学生检阅你,也要也于展示自己。学完“月是故乡明”专题时,我就将拙作《流浪》《思乡之痛》等印发给学生;学完《道士塔》后,我就把自己的小说《洪荒茫茫》印发给学生。这种做法效果很好。
另外,我很勤于装订。学生写的作文,文章接龙(如《我的同学——洪点辉》《我与语文老师》),对课文做的书面点评(如《“大家”评班评红楼》《俺来侃红楼》),我每次都设计精美的封面装订好,有的还装订成文集(如《居曦美文集》《兰草集》《静水流深》《三峡诗评》《现代诗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