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较晚的问题
父母见识短浅,影响孩子见识短浅。
性格原因,朋友交的少,圈子窄。
从小的生活环境较为单一,不是《甄嬛传》也不是《红楼梦》也不是离异家庭。
平时不看书不看报也不看政治新闻和社会新闻或科普节目,最多看无脑言情和八卦。
原生家庭很幸福,被家人过度保护,成长环境很干净,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从小见到的社会阴暗面较少,自身经历的事情很少,无法引起自己对于许多事物的思考
社会阅历太浅,自己对于社会和世界的认知更多来自于身边人的教条、经验和自己的臆测,对于各种事物运行规律、社会上人情世故的各种准则茫然不知
知识面较窄,不爱阅读,看的书太少,无法形成自己的三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框架
对周围环境不够敏感,缺乏观察,不爱思考,思维方式单一、僵化、停滞不前;同时又在该有钝感力的地方一个劲钻牛角尖,过分敏感,导致自己束手束脚、疑神疑鬼,陷入恶性循环
本质上还是一个字,懒,懒得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多尝试新事物、学习新东西,对所有事情都敷衍不上心,总觉得这个是小事、那个没有用,害怕这个、担心那个,浑水摸鱼,得不到长进又怨天尤人。
交际过窄,只爱接近自己喜欢的人或者是喜欢自己的人,凡是感觉跟自己合不来的,先打上偏见,再者能回避就回避。只看到了别人身上和自己相斥的地方,但没有看见别人的过人之处。狭隘地封闭自我,而不是敞开心胸主动和人交往,挖掘了解并学习他人的闪光点。
缺乏一些重要的基本能力,比如说识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各种关系以及复杂事物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并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是需要脚踏实地努力、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不断反思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一步步沉淀得来的。我的经历告诉我,别想偷懒,这些都是人生必修课,你现在不学不用功,以后总有一天外界会逼着你学会,但“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就很大了,后者让你付出的代价往往会很惨痛。
先天也是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很明显有些孩子很小就比一起长大的孩子有心机。
某个成长阶段受到打压,所以心理会得不到发展,就跟人肉体一样,伤筋动骨一百天。
说来说去,影响人的性格,无非是遗传和环境的结果,所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人一定要多多让自己接触有利于自己的一切东西。